此时,你的手里握着一条鳗鱼,它肚白肥大,滑不溜秋,尖尖的脑袋仿佛要刺穿你的手。你忍住对它如蛇般的外形的恐惧,剁去它的头,然后开膛破肚,丢掉内脏,清理血水。一刻钟的功夫,你的鳗鱼被清洗干净,嫩白的肉在你眼前晃动。直接炒吧,你心里想到。
切段,下锅,一阵刺啦声后,你开始翻炒,盐酱醋,料酒糖,调味品迅速侵入鳗鱼体内,不断渗入扩散,屋内开始弥漫着香味。你尝了尝,腥味已经不在,而鲜味正浓,正合适。你关了火,盛出,配一碗米饭。像吃其他饭一样,没什么特殊。
鳗鱼去肠及头尾,切成一寸长的段,加少量盐腌制,排列整齐放入瓷罐当中,瓷罐内放入陈年老酒,隔水炖开,后将罐中酒倒出,放入酱油继续炖。当罐内鳗鱼脊骨露出鱼肉时,用镊子钳剔出鱼骨。然后将拌了翠绿色葱花的洁白猪油铺在鳗鱼上,厚度以盖住鳗鱼为宜。将摆置好的鳗鱼放入蒸笼中,当猪肉完全融化时即可出盘供客。(节选至《古今食事》)
蒸鳗鱼,极尽鲜明地展示了明代富商豪绅们对吃的闲情逸致,对比当时可能连饭都吃不上的百姓,未免太过于铺张浪费。可鲜有人会去问为什么一道鳗鱼要制作的如此繁琐,因为他们太闲了吗?没错,他们的确是闲的。
明代中央制就已成熟,士农工商是明代社会阶层的划分。排在最后的商人很有钱,却无社会地位,拥有更是不可能了。宏大的理想无法实现后,这个最有钱的阶层只能在艺术、文学、烹饪等文化领域上寻找生活的乐趣和追求。这些有钱有闲有地位有兴趣的四有之人,丰富了我们的美食,带着些许无奈和无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