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之妈有感:无意间我在微信里读到的一个国外小视频,一个鸭妈妈带一群小鸭子上台阶的故事,非常有, 看了小鸭子的视频后,我的第一感想关键词就是放手。鸭妈妈先上了台阶,先做给小鸭宝宝看要怎样做,然后鸭宝宝们努力跟着上台阶,我们要做的教育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去发现去努力实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琢磨。
鸭妈妈示范后,耐心等待小鸭子们跟上,当发现小鸭子们跟不上的时候,鸭妈妈会沿着这个不平整的台阶左右,让鸭宝宝自己去发现容易跳上去的。所以放手并不等于或者放弃,我们需要做的也是如此,对孩子放手并不等于他自生自灭,当孩子真的是没有想到的时候还是需要提醒的。
鸭妈妈身上的大教育,一定要看哟!
与传统教育不同,现在提倡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通过引导让孩子的来完成某一项“工作”。只有孩子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的成长,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正如视频中小鸭子一样,小鸭子通过的、反复的跳跃尝试,最后获得了成功。
鸭妈妈的耐心出乎我们的意料,她始终站在最的台阶,像一位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坚定不移地看着小宝贝们一个一个跳上来。这种对孩子能力的尊重和信赖是当下很多父母所缺失的。
在视频当中,我们发现鸭妈妈和小鸭子们一直在“嘎嘎”的“互动”:小鸭子在不断尝试的同时,发出轻轻的“嘎嘎嘎嘎”声寻求帮助,但是鸭妈妈的叫声似乎都是在鼓励他们“孩子,加油!”“你可以!”“加油哦,只差一点点!”“宝贝!妈妈等你!”…… 在鼓励的“嘎嘎”声中,所有的小鸭子都平安地抵达了最后的“终点”。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以简单的引导让孩子自主地完成“工作”。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什么困难都帮孩子解决。这些“宠”孩子的行为其实都严重影响了孩子成长,使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长大之后进入社会,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甚至无法适应社会。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较为严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使孩子缺乏主见不能,在做事上也都家长的安排,缺乏判断的能力。长大后,叛逆心理严重。
在小鸭子上台阶的过程中,所有的小鸭子正是一个友爱的小社会、小。他们一个一个地往上跳,最先跳上去的小鸭子给后面的做了示范和激励。最后几只较小的鸭子始终没有跳上台阶,他们焦急地在台阶上徘徊、尝试。可能,这时很多妈妈看到自己孩子在做类似这样的“工作”时,都会忍不住上前帮助。但是,这时告诉我们,越是这个节点,就越是关键,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孩子完成“工作”,会使孩子有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