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绘本活动。我以为2位妈妈来上绘本课,一方面是希望给自己的宝宝做榜样,和妈妈一起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做志愿者传递一份。
7、8月份佳蔓和果果去幼儿园了,从一般情况来看,都一定会以为佳蔓妈妈和果妈可能没时间过来周五绘本故事屋了,但是竟然她们一如既往地过来做志愿者,每周四跟2位宝妈确认的时候她们都十分热情,心里满满的。2位妈妈主动组织每周五的绘本故事屋,而且每次讲完绘本都主动给我交流怎么样才能下次做的更好,她们会自己反思自己该次绘本课那些可以做的更好。
我在想“她们为什么还依然过来做志愿者呢?而且依然做的这么用心呢?”将心比心,我觉得是因为爱吧。我们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利益交换的形式去思考别人的行为,但是有很多东西它看似很傻的行为,深层次却是因为有感情的积淀。
蒲公英家园的这帮孩子和家长,其实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的维系,就是这份相互依存的感情让我们的志愿者妈妈们愿意在这里奉献,她们收获的是孩子们的、家长的赞许和老师的认可。这份上的收获,就是她们留下来的理由,也是孩子们愿意在蒲公英家园上课的理由,更是我一直在这里工作的理由。大家的付出,同时也感谢自己的。
满妈回忆道第一次拿着绘本讲故事时,虽然在家里经常给满满讲故事但是面对这么多宝宝还是有点微紧张。课题中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满满看见妈妈给其他宝宝讲故事,通过欲哭又止和往妈妈身上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出于幼儿发展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了,分享知道的妈妈的爱。在妈妈的安慰下,绘本起起伏伏地结束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当时幻想过满妈下次不会讲绘本了,毕竟又要照顾孩子又要讲故事,不仅效果不佳而且给宝宝一种强制分享母爱的感觉也有点。过了一周,满妈和满妈周五又来啦,这次满妈悄悄告诉我她给满满带了一版励贴纸,准备请满满给其他小朋友分享,对满满是否能够安静听故事并且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贴纸,我们都半信半疑。绘本开始了,满满安静地听了一轮故事,可是当妈妈要讲第2次时,满满开始往妈妈身上蹭了,我去安慰似乎效果若微。妈妈开始悄悄地给满满讲道理,满满乖乖地坐下了,可是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挪动着,妈妈坐在满满旁边小凳子上认真的给其他宝宝们讲故事。绘本结束后,满满开始逐一地给其他小朋友分享贴纸,听着其他小朋友一句句童真的“谢谢佳蔓”,佳蔓脸上洋溢着腼腆而自豪的笑容。
似乎从此,从干扰妈妈讲故事到如坐针毡等待讲故事,到认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听妈妈讲故事,看得见的是行为的变化,看不见的是满妈和佳蔓在背后的母女沟通和交流、规则约定和包容。
果果2.8岁,经过类似于佳蔓经历后,果妈有一次兴奋地跟我说“小小老师,我发现果果一个惊人的现象,在家里听过的绘本只要我拿到这里给其他小朋友讲,他就会表现出很熟悉和插话讲的。但是只要我讲的是他不知道的绘本,他就会全神贯注地一起听故事。”天哪,我当时惊呆了,妈妈们为了绘本故事原来做了这么多的“谍战情报收集工作”。
从很想给其他小朋友讲故事,可是下课了把书交给他当他上场呢,他又讲不清楚了,哽哽咽咽的。第一次尝试,以尴尬结束。果果也是极为有个性的“哼,你们都不认真听我讲,我不讲了”。话音刚落,就童趣地生气着把书很快合拢了,我们强忍住不笑出声,其实心里被这小宝宝逗的肚子疼。
约莫1个月后,有一天,果果居然可以自己给其他小朋友清晰有条不紊地分享绘本。吐字清晰,而且有小朋友听的不认真,果果会招呼纪律说道“你们怎么不认真呢?我不讲了哈”。然后看见其他小朋友乖乖地小手放背后调整好状态后,果果又继续向其他小朋友兴致勃勃、专心致志、极为精准地描述着精彩的绘本。
果果妈妈每天都给孩子讲绘本。2岁8个月的果果每天都要听很多本绘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要求妈妈讲。从只能简单的说出绘本里的主要事物有哪些,如:爸爸 妈妈(词语),然后在妈妈提问下说出花儿在干什么等(句子),最后能够没有提示的讲出绘本大概意思。
现在更是到了妈妈讲两遍就能够背出来,看着图片指着字讲出来!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一个妈妈的智慧!喜欢阅读的他注意的时间越来越长,能够更加专注,同时从书本中了很多的知识,情感,现在也是一个超级自信的小可爱!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