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盆友们陆续开学了,我家哥哥上四年级,小米米也顺利入幼儿园。开学没几天的一个下午,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线度,必须要接回家。其实当时挺纳闷的,米米状态看着还不错,一点点的低烧就要马上隔离吗?刚好也是那天的晚上,哥哥回家就告诉我:妈妈,今天老师说如果有同学发烧的,必须要过三天后才能上学。
学校和家长们总是觉得发烧就是有细菌、有病毒、有炎症、会传染,所以,逢发烧必消炎。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发烧是细菌和病毒干的吗?发烧一定要消炎吗?
NO,发烧不是细菌和病毒干的,细菌和病毒没有能力把身体的温度从37摄氏度升高到39或40摄氏度。
那身体为什么会发烧?那是因为当身体有细菌和病毒入侵时自身启动的一场应击及对抗。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有大智慧,在39至40摄氏度是细菌和病毒最难以繁殖和的温度,当身体有细菌和病毒入侵时,身体的免疫功能便启动了,这时身体调动,把平时储存的能量成热量,让身体的温度提升上来,来与细菌和病毒进行的较量。
美国儿科学会药物委员会主任Richard Gorman医生指出,发烧的治疗应严格为以儿童舒适为目的。
即使儿童体温达到了38.8摄氏度,但状态很好--他很舒适地躺在沙发椅上,或是在很活泼的玩耍,那么没必要对发烧进行治疗;
如果儿童表现出痛苦、烦躁、萎靡,医生则在体温超过38.3摄氏度时再进行治疗。多项研究表明,不治疗低烧可能更有助于小孩身体更快消除感染。体温升高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内病毒或细菌更加难以。
看到这,爸妈们还会一看到孩子发烧就赶紧消炎、赶紧退烧吗?细心的爸妈可以自己做一下记录,如果一感冒发烧就马上打点滴、吃消炎药或用各种降温方法的孩子,他很快就又会感冒发烧,而且经常反反复复、迁延不愈。而通过自身免疫发烧来战胜细菌或病毒的孩子,他就不再容易感冒发烧。
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每次当孩子想启动自身免疫系统的时候,当身体想通过发烧来战胜细菌和病毒的时候,我们着急的爸妈们动不动就已经用上了美林、泰诺林,然后是抗生素、消炎药,要知道,孩子灵敏的免疫功能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被并下降了。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了大气中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调,脏腑失调,出现病体温升高的一类外感病证。
内伤发热乃是身体虚弱(如:阴虚发热、气虚发热)或者内有郁滞(如:积食发热)之原因引起。体虚类型大多没有外感症状,只是单纯持续低温,有一定规律性。
调节性发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生长性发热,凡小儿出痘发疹、生牙、甚至发育期内不明原因之发烧;无原因高烧。皆是体内正气发动,促进生长,排解深层问题的表现。(如:变蒸发热),类似于各类种子发芽生长之时,必然大量热能,这是自然界普遍的规律。所以,此类发热,只要小孩状态还可以,大多不用理会,安慰安慰,抚摸抚摸,两三天过去了就好了。这个发热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点:
对于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真正的中医治疗思:应该是根据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的理论,用扶助正气、开门逐邪的思来破邪除疾。
下面我用自己的思简单的整理了一个表格来对治小儿的各种发热,但中医诊病必须辨证施治,这也不是治疗各种发热的唯一的方剂,如果没有中医基础的妈妈切忌生搬硬套,一定要找靠谱的医生辨证开方。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医治疗发热的方法并不拘泥于汤药方剂之间,推拿、刮痧、放血等都常好的方法,这个以后再写。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