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智慧妈妈 > 正文

医院里“袋鼠妈妈”温暖早产儿 男医生抱着宝宝堪比亲妈

类别:智慧妈妈 日期:2018-5-22 4:58:23 人气: 来源:

  龙虎网讯 (记者 张玲 肖惠丹通讯员 陈艳萍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有个乖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就是为了乖乖。”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二附院”),也有这么一群“袋鼠妈妈”,利用休息的时间,把早产儿抱到胸前,贴到肌肤,让孩子感受母爱,他们就是医院的医护人员。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目前,很多医院都使用暖箱来护理早产儿,但专家还是积极“袋鼠式护理法”。

  据了解,所谓“袋鼠式护理法”指的是婴儿睡在“母亲”(护理人员)胸前、肌肤相亲,“母亲”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这种亲密接触能增加早产儿的存活率。这种方法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得到推崇,但在中国尚未普及,更常见的是早产儿一出生就“住进了”保温箱中。

  “我们从2014年1月引进新生儿‘袋鼠式疗法’。”南医大二附院新生儿科长潘菲告诉龙虎网记者,“袋鼠式疗法”可以稳定孩子生命体征,有效改善孩子呼吸暂停状况,避免孩子发生呼吸暂停。同时,它也可以缓解早产儿皮肤饥渴,增进情感,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潘菲说,他们会邀请孩子的爸妈到病房来给孩子做“袋鼠式护理”,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有条件来给宝宝做“袋鼠式疗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由医生、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给孩子当“袋鼠妈妈”。

  去年八月才入职的新生儿科的张镇波是一名标准的未婚男青年,可他当“袋鼠爸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说起当“袋鼠爸爸”的感觉,张镇波一边抚摸着自己怀中的婴儿,一边惦念着自己的小病人:“我现在抱的小孩还蛮重的,我的管床小孩才1.5斤,蛮心疼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长起来。”张镇波说,他并没有觉得利用休息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事情有多累,“这也算是一种休息,抱抱孩子,跟孩子独处,头脑和身体都很放松。”

  新生儿科主管护师陈秀丽告诉龙虎网记者:“由于各方面条件,不少爸爸妈妈不能来到床边,我们就代替他们抱抱,让孩子体验在妈妈怀抱的感觉。”陈秀丽看着怀里正在享受“袋鼠抱”的宝宝说:“宝宝们很可爱,很弱小,需要用爱的方式给他们。每次抱着他们的时候就希望他们赶快长大,好好吃奶,好好睡觉,然后体重达到出院要求,健康成长。”据陈秀丽介绍,通过袋鼠疗法,孩子哭闹次数减少,没有呼吸暂停,在安静的情况下身体消耗比较少,体重增加也会比较快。

  据了解,在南医大二附院新生儿科当“袋鼠妈妈”的远远不止张镇波和陈秀丽,还有其他不少医护人员也会利用休息时间加入“袋鼠妈妈”行列,哪怕是已经流转到其他科室的医生。“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不知道医护人员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在做这样的事情,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早日康复。”潘菲说。

  本文来源于ipfs

关键词:袋鼠妈妈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