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系分布三维地图的一张切片,覆盖了天空的1/20,宽60亿光年,高45亿光年,厚5亿光年。图中的每一个小点,都代表着60亿年前一个星系的,不同的颜色代表它们在这张切片中是更靠近地球()还是更远离地球(紫色)。这张切片中包含48741个星系,只占天文学家绘制的最新星系分布图数据量的3%。从图中可以看到星系的成团分布,它们构成了超星系团,也留下了巨大的空洞。这些大尺度结构的根源都来自于大爆炸后最初的瞬间。图片来源:Daniel Eisenstein 及SDSS-III合作团队
来自斯隆数字巡天Ⅲ期(SDSS-III)的数百位科学家协手合作,绘制出了遥远星系有史以来最大的三维地图。接着,这些科学家又利用这幅地图,对目前正驱动加速膨胀的暗能量,进行了迄今最为精确的测量。
“我们花了10年时间,测量了遍布1/4天空的120万个星系的数据,绘制出了650个立方十亿光年内的物质结构。”领导这项研究的科学团队联席负责人、美国纽约大学的杰里米·廷克(Jeremy Tinker)说,“这幅地图让我们能够对暗能量在膨胀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迄今最好的测量。”
这些新的测量结果由SDSS-III的重子振荡光谱巡天(Baryon Oscillation Spectroscopic Survey,简称BOSS)项目完成。由于受到暗物质的引力和暗能量产生的斥力之间持续拉锯的影响,BOSS发布的这幅地图让天文学家能够测量膨胀的速率,进而测定今天的中物质和暗能量所占的比例。描述这些结论的一系列论文,本周已经给了《皇家天文学会月报》(th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注: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东方头条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东方头条致力于资讯,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邮箱:/p>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