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不好,宝妈很多担心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没宝宝之前,总觉得孩子睡个觉还不简单?当了妈妈之后,奶睡、抱睡、悠着睡、拍着睡,各种哄睡方法,却还总是“妈妈哄睡一小时,宝宝只睡10分钟”,真是让人既生气,又无奈。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让宝宝睡的好些,告别抱睡和奶睡呢?
生孩子之前,可能听习惯了“婴儿般睡眠”的这种广告语,潜意识也觉得宝宝睡觉都是雷打不动、沾床就能睡着的那种。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宝宝们的睡眠很是令父母们头疼。
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任何刺激都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疲劳,只有通过睡眠来恢复功能。每天睡眠时间大约20小时,昼夜不分。
当然不是,我们说的这20小时,是活动性睡眠和安静睡眠的叠加。小月龄宝宝活动性睡眠比较长,大概8~9个小时。吃奶吃着睡着了,要放床上了却又醒了,这段时间就是宝宝的活动性睡眠,也是算在整体睡眠时间之内的。
其实,到3~4个月时,孩子的睡眠—的生物钟规律才基本形成,即昼夜分明。所以1~2个月的小宝宝昼夜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还是宝宝白天睡觉的时候不要拉窗帘,也不要可以压低声音说话,家人们的作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所以保持正常就好。
奶睡,我还是大家能不用就不用(我也知道奶睡好省事儿啊)。因为含乳睡觉,宝宝口腔中的细菌很容易入侵乳腺,使妈妈很容易患乳腺炎。大家可以更换哄睡方式,在要睡觉之前就喂饱孩子,不要让宝宝有睡觉=吃奶的联想。
抱睡,大家肯定都有这种经历,在怀里睡的好好的,放床上秒醒,,崩溃!其实是从宝宝的角度想,妈妈的怀抱那么舒服和温暖,放在床上就没有那种抱着的安全感了,醒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如果是小月龄宝宝,现在的天气可以给孩子裹个轻便的小包被,放床上时先沾床,最后是头部。宝宝如果非得抱睡、一沾床就醒,那就抱着吧,小不点让我们抱着的时间,不会很久的。
夜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睡前没吃饱、白天接受的刺激过多、睡前喝水过多,都会引起宝宝的夜醒。所以大家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宝贝夜醒频繁,问题解决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还有需要爸爸妈妈们注意的是,宝宝的睡眠过程中是有短暂的阶段的(比如宝宝微笑、皱眉、哼哼、四肢伸展等),出现这种短暂的,并不是孩子睡眠不安。这种情况不要进行干预,宝宝自己会从短暂的阶段进入下一阶段的睡眠,过多的关照反而会打扰宝宝正产的睡眠周期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宝宝良好的睡眠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室内温度适宜(20~26摄氏度),相对湿度60%~70%,卧室安静,减少刺激,都是让宝宝拥有良好睡眠的必要条件。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