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呵护宝宝 > 正文

新生儿营养补充四大误区有哪些

类别:呵护宝宝 日期:2018-6-6 1:33:23 人气: 来源:

  宝宝出生以后,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的,而且这个时候因为对宝宝的身体情况都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在宝宝出现一些情况的时候,都会担心他们是不是缺少什么营养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营养补充四大误区。

  1 误区一:疑似表现和指血检测结果是判断新生儿营养的根据 1、很多妈妈发现宝宝爱哭闹、易出汗、有枕秃,或者有些食欲下降,马上就会联想到电视里的广告语,担心宝宝是不是缺钙、缺锌了。 其实,这些症状都并不是缺钙、缺锌的特有表现,其他原因也会引起这些症状,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这些症状就得出宝宝缺钙、缺锌的结论。 2、接下来再说一说指血检测。通常我们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微量元素,都是通过指血检测来完成的。很多父母在拿到结果后,如果发现宝宝一切正常,就大松一口气,而如果有某几项结果略微偏低,就会马上紧张起来,赶紧问医生:我们的孩子需要吃什么补品呀? 其实,指血的检测结果同样不能作为判断宝宝营养素缺乏的根本依据。因为手指血的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会受到仪器、、实验室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检测规范,因此只能作为一种筛查手段,供临床保健医生和家长参考。 3、那么,目前什么才能作为判断的根本依据呢? 要想准确判断孩子是否缺乏某些营养素,需要由儿童保健或营养专业医生根据宝宝的日常饮食习惯仔细分析膳食营养摄入情况、评价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和状态、检查是否具有某些营养素缺乏的体征,再结合反应体内营养状况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如指血或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铁、铜、锌、钙、镁、血清铁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清维生素A 等,取静脉血检查结果最为准确,新生儿可以取足跟血)才能进行综合判断。

  2 误区二:营养素补充越多越好 出于对宝宝的疼爱,有时候我们看到别的父母都在给宝宝补钙、补锌,自己心里也难免会痒痒的--要不也先给宝宝补着,管他缺不缺,反正都是保健品,吃多了也没什么害处。 在这里要提醒这些父母--赶紧打住!因为即使是保健品也并非多多益善,营养素补充过量会有很多不良后果,尤其是在不了解具体营养成分和剂量的情况下,同时服用多种营养素补充剂则危害更大。 在已被为人体所必需的20余种矿物质中,含量较高的如钙、镁、钾、钠等为常量元素,含量较低的如铁、锌、铜、碘等为微量元素。由于大多数矿物质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因此一旦摄入过量与缺乏一样有害无益。 在与宝宝营养关系密切的各种维生素中,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如果摄入过多,可经尿液排出;而如果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则会出现中毒表现。 例如,维生素D 和钙摄入过量,可导致脏器组织钙化、高钙血症、高钙尿症,甚至可引发结石;维生素A 过量,可导致萎靡,甚至颅压升高、昏迷等表现。 由于宝宝的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即使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补充的营养素,也会加重宝宝机体的代谢负担。 因此,即使宝宝真的缺乏了某种营养素,补充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1~2 个月后,就应该到医院复查。如果情况好转就可以停止营养素制剂的补充,代之以食补。否则长期营养素制剂补充的结果也有可能造成营养素蓄积中毒。

  3 误区三:复合营养素补充剂是最棒的全能型选手 吃一样补N 样的广告语确实有很强的力,让我们感觉这东东确实常经济的全能型选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是因为,多种营养素之间,特别是同为二价离子的钙、铁、锌之间由于在体内的吸收利用途径基本相同,一种营养素补多了,会影响另外两种营养素的吸收率。 因此,如果患有贫血,就单独补充铁剂; 如果同时有缺锌和缺钙的问题,那么在补充足量维生素D的基础上,最好分别单独补充锌和钙,服用间隔应不少于3小时。

  4 误区四:均衡饮食不是营养素充足的最佳途径 目前,国内外儿童营养保健专家的一见是,均衡膳食是营养素充足的最佳途径。 对于身体健康的大多数宝宝而言,我们完全没必要把钱花在营养素补充剂上,期望靠吃营养素促使宝宝身强体壮,甚至提高智商和学习成绩都是不现实的。 有些广告有消费者的嫌疑,例如宣传缺锌会导致智力低下没有错,缺锌的孩子的确应该补锌,但对于不缺锌的孩子来说,补锌对于智力的提高则没有多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还是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为宝宝食补营养才更均衡、更高效上,平时应多了解不同食物中都富含哪些营养素,如何搭配好孩子的一日三餐与加餐,可以补充哪些健康的零食,尽早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5 温馨提示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推荐的《中国0 ~ 6 岁儿童膳食指南》,希望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家长应注意以下方面: 1、对于6 个月内的宝宝,应积极鼓励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最适合宝宝吸收的营养物质。 2、从6 个月开始及时合理添加辅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与数量,鼓励宝宝反复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注意,添加辅食不能早于4 个月,并且最初添加的食物最好为强化了铁等营养素的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而不是蛋黄。 3、对于纯母乳喂养和采用配方奶粉人工或混合喂养的足月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但应从出生半个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10 微克(400I U),直到2 岁,以促进钙的吸收,如果日照充足,可在医生指导下酌减。 4、对于1~3岁的幼儿,应从母乳或乳制品为主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化,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除母乳或乳制品外,还应包括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和油脂等,应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和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也不能暴饮暴食。 5、对于3~6岁的学龄前儿童,应以谷类为主,食物多样,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饮食清淡,正确选择健康零食,并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通过介绍的新生儿营养补充四大误区,相信很多家长都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新生儿的肠胃都常脆弱的,所以家长不要自己去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如果觉得孩子缺少什么营养了,应该及时去咨询医生。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