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这时可把孩子双手从襁褓中解放出来,一个月后就可穿上小衣小裤。孩子手脚可活动,增强运动,促进脑的发育。按摩时直接触摸小儿皮肤应格外手轻或以软布相隔防止损伤皮肤,此活动可延续到一周岁。
做法:自制一块32开纸大小的白色硬塑料板(或硬黑白纸片)、涂上一半黑颜色。婴儿出生十天后放在其焦距范围内。以强烈的明暗对比让孩子看,孩子眼球会在黑白两面溜来溜去。每周两--四次,每次一分钟左右,做到三月龄。
目的:新生儿出生10-12天能注视两三步远的烛光。新生儿开始在视力弱的情况下抓东西,只能抓眼前发光的物体,科学研究证明经常用烛光刺激新生儿,可使视力加强,在出生四五十天后就可抓发光物,如不进行这项活动,一般在三月龄后才可有抓发光物的本领。可是此项活动有助于视力的发展,由于提前发展了手的活动,对大脑的发育也起促进作用。
目的:训练孩子视觉,巩固对亲人脸的记忆。训练最初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促进大脑的发育,对心理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在发育过程中视觉刺激是大脑发育和接受教育的起点,婴儿常和大人对视是传递爱的重要手段。
做法:在婴儿仰卧的上方悬挂能移动或飘动的彩色汽球、彩纸球、红色灯笼、彩带等鲜艳玩具(最好以红为主)引起婴儿注视,同时要经常移动或更换,达到孩子能移动视向或追视为好。另外,要把婴儿周围的布置的色彩鲜明艳丽。
做法:大人用手托起俯卧着的婴儿的,让婴儿双手手心向下着地,两臂屈肘,然后大人慢慢地把托婴儿的手松开,并缓缓的撤出,使婴儿手部着地,另外一大人在孩子前向以玩具或声音引逗孩子抬头,间歇进行。
目的: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十走。婴儿到三个月能翻身了,这对他来说,是第一次大的鱼跃,从婴儿心理上是一大愉快的事,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理是在身体活动中产生、形成、发展的,讲儿童心理的发展就要从婴儿开始讲,讲其动作和活动的发展。早日会翻身,为提前会爬打好基础。
做法:大人把手从仰卧婴儿的一侧伸进去,轻轻托起,向另侧推去,剧雪老公直至推成俯卧,停片刻,在帮助翻成仰卧。翻身时要和孩子叫,促使一块使劲。还可以和孩子说话,这样对听觉、语言储存都有好处,还可使孩子兴奋。
目的:婴儿从三月龄起,手的主要发展是抓和捏的能力,从随便乱抓物、捏物到手眼协调,准确无误地抓和捏。这时的脚也是乱踢乱踹,这项活动主要训练手脚听,并逐渐灵活健壮起来。
做法:把鲜艳的小彩带、小塑料动物、小手能抓捏的小玩具挂在孩子仰卧时能够得着的地方,引逗孩子去抓,脚去踢蹬,当孩子抓不着时,大人可帮一下,一旦抓住要进行表扬和鼓励,所挂玩具要不断移动,让小手、小脚从不同侧面去抓去蹬。
做法:用不同颜色的电线(红、黄、蓝、绿)弯几个直径为20厘米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当孩子哼、哈讲话时大人举起来让他看清后说:这是正方形,这是长方形,这是三角形,还可让小手拿一拿攥一攥,多次反复刺激,直至长大一些会说会认了再增加新内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