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家庭急救 > 正文

美少年耳中长蜈蚣 揭秘蜈蚣咬伤如何急救

类别:家庭急救 日期:2015-7-8 16:30:27 人气: 来源:

  原题:美少年耳中长10厘米蜈蚣 耳朵内剧痛被拉出来源:台海网

  导读:【美少年耳中长蜈蚣 揭秘蜈蚣咬伤如何急救】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1日报道,近日,美国阿肯色州的14岁少年格兰特鲍迪(GrantBotti)的耳朵内竟然藏着一条长4英寸(约10.16厘米)的蜈蚣,让人不已。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1日报道,近日,美国阿肯色州的14岁少年格兰特鲍迪(GrantBotti)的耳朵内竟然藏着一条长4英寸(约10.16厘米)的蜈蚣,让人不已。

  据悉,当时,还在睡梦中的鲍迪忽然觉得耳朵内有剧痛,随后他发现有条蜈蚣藏在鼓膜处。为避免蜈蚣继续耳朵,鲍迪把它小心翼翼地拉出来,这条蜈蚣足有4英寸长。鲍迪的母即把蜈蚣装入塑料袋,并立即把鲍迪送往医院就诊。

  医生表示从未见过这样的病例,长蜈蚣从何而来也不得而知。家人猜测,蜈蚣可能是鲍迪在户外游泳期间钻入他的耳洞内的。(实习编译:周月懿审稿:朱盈库)

  蜈蚣是一种陆生多足类节肢动物,俗称百足,体扁而长,腹背约有20节,每一体节有一对脚,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位居口器直后,故一般称为腭牙或毒肢,能排出毒液。蜈蚣性畏日光,喜欢潮湿地,多栖息在腐木、石隙间或阴湿的草地中,偶有藏伏于衣物内。人们在室外工作或小儿玩耍时,可被蜈蚣咬伤而致中毒室内潮湿和不清洁,亦会有蜈蚣潜入,造成咬伤中毒事件。

  当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蜈蚣越大,螫入时注进毒素越多,中毒症状也更严重。蜈蚣毒液呈酸性,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此外尚含酪氨酸、蚁酸、脂肪油、胆固醇等。人被蜈蚣咬伤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及淋巴管炎,毒液也有致敏作用,有时可引起大面积紫癜。

关键词:急救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