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家庭急救 > 正文

军区某旅:战场单兵急救包装个小医院

类别:家庭急救 日期:2017-9-6 13:11:24 人气: 来源:

  本报讯 特约记者晏良、特约通讯员刘大辉报道:初秋,军区某旅一场对抗演练在雪山腹地打响。硬碰硬对抗中,武器致伤、荆棘划伤、冰雪冻伤等“伤情”接踵而至,只见官兵利用新型单兵急救包开展自救互救,战场防护能力明显提升。这是该旅吸纳军医列席议训会,并按照作战任务科学确定单兵急救包装配内容带来的可喜变化。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与只有棉制三角巾和敷料的老式急救包不同,新型单兵急救包像个“小医院”,涵盖的药品更加丰富,涉及包扎、止血、固定、通气、消毒、镇痛等诸多模块,可根据需要组合携带物品,既减轻单兵不必要的负重,又能较好地自救互救。该旅步兵二营卫生所所长郑治鑫说,近年来该旅单兵战斗装具携带标准已形成多套方案,但急救包如何装配却亟待探索完善。

  今年3月,该旅在某密林谷地组织侦察兵野外集训。在演练丛林搜索课目时,上等兵王磊不慎失足滚落,小臂擦伤。王磊利用急救包及时开展自治:生理盐水冲洗、酒精棉片消毒、无菌纱布包扎。但在他换药时发现,伤口与纱布粘黏,包里却没带裁剪工具,撕扯纱布时导致小臂二次损伤。纵观该旅驻训以来的病例,因救急装备装配不齐造成的救治不当时有发生。

  有战争就有战伤,仗怎么打急救包就怎么配。该旅党委吸纳军医代表列席议训会,将战伤救治纳入作战行动、战场救护实时嵌入军事训练,战场急救课目成为官兵动作和必考课目,让战场随身“小医院”充分发挥作用。他们收集不同演训任务保障数据规范救治模块配置,并充分考虑分队作战编组原则,由军医将共同行动小组携带物品进行搭配,既减轻官兵携带重量又互通有无;根据高原作战地域特点,在军医把关下急救包里增加红景天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药品,放入蚂蟥、蜈蚣等8类毒虫蛰咬治疗方案;针对急救包仅有物品清单和简要使用说明,却没有具体操作步骤的实际,他们组织人员编写教案并开展教学训练,规范了呼吸膜、弹性头套、止血带等重点战救用品的操作使用规范。

  士兵是作战系统中重要的环节,战场卫勤系统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最大数量的士兵回到战斗岗位,以保持战斗力。随着现代战争节奏的不断加快,卫勤保障正由传统的以战地卫生员为中心的战伤救治,转变为以士兵为中心的现场自救互救的卫勤保障方式,既能打仗又能自救成为战斗员的必备技能。

  对战场伤员来说,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创伤发生后的10分钟和一小时内,分别被称为救治的“白金时间”和“黄金时间”。美军要求每个士兵都要接受急救技术训练,能开展自救互救。除此之外还设立战斗救生员机制,每个班组或分队至少有一名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战斗救生员,总量占战斗人员的20%。按照“卫勤与士兵同在”的现代卫勤保障,战斗员也要当好救生员,提升士兵自救互救能力应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首先要把单兵急救包这个随身“小医院”训起来、用起来,只有常训常用才能驾轻就熟,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推荐:

  

关键词:医院急救包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