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家庭急救 > 正文

厦门除颤仪数量较少 提高市民急救水平是重中之重

类别:家庭急救 日期:2018-4-29 0:56:28 人气: 来源: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彭怡郡)“公共场所增设除颤仪是很有必要的,对第一时间急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农工党思明区委主委王萍说。此前,晨报对厦门公共场所配备的自动除颤仪(AED)设备不足情况进行了调查。近日,晨报采访了曾提交过相关提案的农工党思明区委主委王萍,了解她对增设除颤仪的看法。

  王萍介绍,农工党思明区委在2016年思明区政协第八届一次会议中,提交了《关于健全公共场所院外急救体系的》,其中,对配备除颤仪的必要管理方法做了详细阐述。

  据了解,及时除颤是迄今病猝死的最有效方法。根据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明,如果在患者停止跳动的4分钟内,使用除颤仪并进行心肺复苏,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救活率。但在这“黄金4分钟”内,急救人员很难赶到现场。因此,配备除颤仪等公共场所院外急救设备很重要。

  “我们翻阅了厦门与急救相关的新闻,了解到除颤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效果很好。考虑到厦门除颤仪数量较少,因此写了这份提案。”王萍说,这份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在提案推动下,红十字救护站放置了首台“救命神器”自动除颤仪。此后,、集美等地的公共场所也陆续增设了一些除颤仪。

  此前,晨报在走访中发现,厦门目前拥有的除颤仪仅为100余台,与国内一些相比数量远远不够。据了解,配备的除颤仪超过1000台,深圳已采购5000台除颤仪,并计划在10年内配备1.8万台。国家配备除颤仪的数量更多,目前社会保有量超过100万台,有32万台。

  王萍,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例如火车站、机场等地,还有一些较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场馆都应配备除颤仪。“这是一项补民生短板的好项目。除了相关单位、场地管理负责采购外,也可以出资购买。”

  目前,海西晨联合复旦厦门校友会、厦门救心圈队正在推动除颤仪在更多公共场所落地,并对广大市民提供急救知识培训。

  既然除颤仪如此重要,为何目前厦门公共场所配备的除颤仪仍然较少?总结起来,有两大原因:其一是使用问题,其二是管理问题。近日,晨报咨询了相关专家、医疗人员,对除颤仪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

  王萍表示,除颤仪的操作过程并不困难。当有人发生猝死现象时,只需把除颤仪贴在人体相应。除颤仪会通过语言提示,指导施救者做下一步急救措施,如按压、人工呼吸等。除颤仪也能自动读取心率,当心率正常时,不会发出电击。

  据统计,目前,厦门的救护员取证人数约3万人,比例不到1%,接受过应急救护知识的市民人数也不多。当有人发生猝死情况时,很多市民可能不敢拿起除颤仪进行施救。

  王萍表示,在使用除颤仪时,最好由具备急救知识的人员来操作,因此提高群众的急救知识水平是重中之重。应当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特别要鼓励公共场所人员参加。各社区、街道办应积极开展居民急救常识宣传活动,开发“居民急救手册”APP。

  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医务科科长董蓓蕴,配置除颤仪的场所及所属机构参与管理、定期,并确保配置场所有一定比例的工作人员接受过急救培训。

  在除颤仪上安装定位设备也是一个不错的设想。除颤仪被移动后的径可以全程监测,同时可把除颤仪纳入厦门急救体系。经过后期技术开发,市民可以通过扫码等方式,查看除颤仪的。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