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的症状,小儿多动症是一种让人头疼的疾病,这些孩子过于好动,导致学习能力差、做事情不能非常淘气,让家人操碎了心,为了各位家长早日发现小儿多动症,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小儿多动症的症状。
1.注意缺陷
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患儿年龄和智商相应的水平,是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这种小儿的注意很易受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因而,他们在玩积木或上课时往往也显得不专心,易受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好像是因为注意到新的事物而对原来的事物失去兴趣。课时也不能全神贯注,边做边玩,不断改变作业内容,不断以喝水、吃东西等理由中断作业,粗心大意,随意涂改,丢三落四,因动作拖拉而使作业时间明显延长。他们对来自各方的刺激几乎都起反应,不能滤过无关刺激,所以注意力难以集中。少数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发呆,端坐于教室中眼望老师,而内心活动早已飞了出去。轻度注意缺陷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集中注意,如看电视、听故事等;严重注意缺陷时,对任何活动都不能集中注意。
2.活动过多
多数患儿从幼年起就格外好动。在需要相对安静的中,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明显增多,在需要约束或秩序井然的场合显得尤为突出,是多动障碍又一核心症状。活动过度大都开始于幼儿早期,进入小学后因受到各种,表现得更为显着。有部分儿童在婴儿时期就开始有过度活动,他们表现格外活泼,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当他们开始学步时,往往是以跑代走。患儿稍大,看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进入小学后,表现为在教室内过分不安宁和小动作明显多,不能,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摇桌转椅,话多喧闹,闲不住,常招惹别人,凡能碰到的东西总要碰一下,故意闹出声音以引起别人注意,常与同学发生争吵或打架;常因好插嘴和干扰,易引起老师的厌烦。不遵守课堂纪律和秩序。喜欢的游戏,爬高下低,喜欢恶作剧。
持续性多动指多动行为发生于学校、家庭和诊室的一种类型,常常发病年龄早、持续时间长、症状严重、可有认知缺陷或智商偏低、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受影响较大。境遇性多动指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出现,而在另外场合不出现的一种类型,各种功能受损程度较持续性多动为轻。
3.冲动性
多动儿童由于缺乏克制能力,常对一些不愉快刺激,作出过分反应,常做出不假思考的举动,易激惹,不顾后果,东西。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容易激惹冲动,易受刺激而兴奋,挫折感强。行为唐突、冒失;事前缺乏缜密考虑,行为不顾后果,以致在冲动之下出现举动伤人或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他们要什么,非得立刻满足,否则哭闹,发脾气,经常惹是生非。他们的情绪不稳,会无故叫喊或哄闹,又无耐心,做什么事情都急急匆匆。冲动任性是多动症的突出而又经常出现的症状。为此,有些学者将其作为核心症状来看待。
冲动性作为ADHD3种特征性症状之一已被列入DSM-Ⅳ诊断标准之中。ICD-10尚未将此症状作为诊断多动障碍的必备条件,原因之一是目前对冲动性程度的衡量及如何认识和评定缺乏一致的标准。
4.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然而由于注意有缺陷和活动过度,仍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影响了患儿的课堂学习效果及完成作业的速度与质量,造成学业不良,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不相符。部分患儿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如视觉空间障碍,分不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整体,左右分辨不能,以至于写字,“部”写成“陪”,将“6”读成“9”,“b”看成“d”,甚至分不清左或右。前者的改变,属于综合分析障碍,后者属于空间定位障碍。他们还有,拼音,书写或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困难,多动症儿童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认识欠完整,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此外,多动症儿童约有30%~60%伴有对抗障碍,20%~30%的患儿伴有品行障碍,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20%~60%的患儿伴有学校技能障碍。
一般来讲,多动儿童的临床症状波动有时与儿童所处场合不同,从事的活动不同有关。多动症儿童在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引力,新的情况下或不熟悉的中多动症的症状可减轻。在连续而直接的强化程序下比局部的和延迟的强化程序,注意力的维持情况明显好些。在指导语进行必要重复时,儿童多动症完成任务,其注意力的维持问题不大。在没有特别严格的规范和严格的纪律要求遵守的地方,多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几乎无区别。其症状随情景而波动的现象说明了多动儿童表现的症状严重程度受的影响,并与其有高度相互作用。
5.神经系统异常半数患儿存在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觉功能缺陷。动作技巧方面笨拙,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和扣纽扣等都不灵便,左右分辨困难。但这些症状无定位意义,随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会逐渐好转。神经发育异常少数患儿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语言表达能力差。神经心理学测验表明在注意、记忆、视运动及概括、推理能力方面有发育障碍。
一定数量的患儿存在EEG异常,主要表现为慢波多、调幅不佳、不规则,较少出现尖波和棘波,轻微弥漫性节律异常多见。但EEG异常仅对诊断有参考意义,与疾病遗传程度、病因、治疗反应及预后无明显关系。
女性患儿多动程度较轻,伴随品行问题者较少,伴随的情绪问题较多,外化行为(、违纪)发生率低,但有较严重的智力受损。造成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患儿来源的影响,也就是说未到医院就诊的样本中,女性注意力受损轻、有较多内化行为、不受同龄人欢迎或遭同龄人,而在到医院就诊的样本则未显示出以上差异。
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或坐立不安、情绪冲动或不稳定、学习或社会功能受损,临床特征与儿童期多动症类同。由于各研究在随访时所用的诊断标准不一致,所得出多动症的患病率为有儿童期多动症史者的8%~80%,差别很大。美国儿童和少年流行病学研究(MECA)按大体评定量表(GAS)得分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