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儿童生理 > 正文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及其与自信心、焦虑的关系

类别:儿童生理 日期:2016-3-23 23:22:44 人气: 来源:

  内容摘要: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744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不同类型儿童入学准备的特点;不仅使用变量为中心范式考察了儿童入学准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使用个体为中心范式分析了不同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入学准备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随着家长学历的升高,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呈现增高的趋势。(2)儿童入学准备分为成熟型、普通型和滞后型3种。成熟型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最高,滞后型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最低,而普通型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处于成熟型和滞后型之间。(3)儿童入学准备和自信心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显著负相关;不同入学准备类型儿童的自信心和焦虑均差异显著。

  作者简介:高丙成(E-mail:),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100088)。

  内容提要: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744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不同类型儿童入学准备的特点;不仅使用变量为中心范式考察了儿童入学准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使用个体为中心范式分析了不同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入学准备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随着家长学历的升高,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呈现增高的趋势。(2)儿童入学准备分为成熟型、普通型和滞后型3种。成熟型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最高,滞后型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最低,而普通型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处于成熟型和滞后型之间。(3)儿童入学准备和自信心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显著负相关;不同入学准备类型儿童的自信心和焦虑均差异显著。

  关 键 词:入学准备 自信心 焦虑 心理健康 潜在剖面分析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报告2013(GY2013003)”、“6岁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测评研究(GY2013XDY1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学前教育体制与机制研究(10JZD0035)”的阶段性研究.

  1 引言

  “入学准备”是个体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高一级学校教育中受益所具备的情绪、认知和技能等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Gredler,2000)。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对入学准备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方面,入学准备对学校适应的影响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例如,Huffman,Mehlinger,Kerivan(2000)发现儿童早期的入学准备水平对儿童的学校成就及后来的成功有重要的影响。也有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的认知能力、注意能力、精细动作等可以显著预测后期的学业成绩(Pagani,Fitzpatrick,Archambanlt,& Janosz,2010)。卢富荣,王侠,李杜芳等(2012)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入学准备对其入学适应有直接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研究者对入学准备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Hair,Halle,Terry-Humen等(2006)应用快速聚类分析法将儿童的入学准备分为全面发展型、情绪与社会性型、健康型以及情绪/社会性/健康突出型等4类;Konold和Pianta(2006)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儿童入学准备分为注意力问题型、低认知能力型、低/平均社会和认知技能型、社会和外部问题型、高社会能力型和高认知能力/轻微外部问题型等6种类型;卢富荣,王侠,李杜芳等(2012)采用两步聚类法将我国小学生分为入学准备良好、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准备不足、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突出、其他领域准备不足和入学准备综合不足四种类型。已有研究的基本共识是入学准备分为3~6类,据此研究者预测我国学前儿童入学准备也分为3~6类。另外,也有研究者考察了儿童年龄、性别、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入学准备的影响。例如张丽锦,赵明旭,者永涛等(2010)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入学准备有重要影响,但是不存在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以上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儿童入学准备的认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参考,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以下两个问题仍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空间。

  首先,有必要使用多种研究范式全面分析入学准备与自信心、焦虑之间的关系。目前入学准备对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卢富荣,2012;Huffman,Mehlinger,& Kerivan,2000;Pagani,Fitzpatrick,Archambanlt,& Janosz,2010),随着研究的深入,儿童入学准备与其自信心、焦虑等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例如,McAllister,Wilson,Green,Baldwin(2005)研究发现儿童的入学准备与其社会化和情绪健康相关显著;Heidi,Tamara(2007)研究发现3~6岁儿童的入学准备与其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Sawant(2009)研究发现入学准备和分离焦虑显著负相关,入学准备水平高的儿童其分离焦虑较低。这些研究都是对变量间关系的分析,属于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其基本的假定是所研究的被试总体上是同质的,用这种方法所的是从个体身上抽取出来的平均心理过程,其研究结论的得出也主要基于样本平均水平的数据,而非每个个体心理或行为的独特组织与结构(Eye & Bogat,2006),难以体现儿童入学准备跨情景的复杂性(赵景欣,申继亮,刘霞,2008)。

  近年来,在发展系统论的影响下,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代表着心理学研究中另一种不同的分析思,这种理论观点强调,发展是作为整体的个体发展,而非某个变量的发展,个体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复杂的,并不是变量的总和。因此,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基于那些与研究问题相关联的个体特征模式来研究个体,关注的主要目标是作为整体的个体所提供的信息(Magnusson & Stattin,1998)。其主要目的在于鉴别出属于特定类型的同质性个体或亚组,使用这种方法处理数据的基本思想是,使同一类别内尽可能同质,类别间尽可能不同,其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聚类分析、辨别分析、潜在剖面分析等。在入学准备领域,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不同入学准备的各个因素在个体身上是如何组合的,以及这些组合模式与个体发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从个体中心的研究范式出发,分析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基本类型并考察不同类型儿童自信心、焦虑的差异情况。

  虽然变量为中心和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其研究目标、策略和理论假设上存在差异,但是这两种范式的分析策略可以相互补充,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赵景欣,申继亮,刘霞,2008),如果研究者能够将不同的研究范式综合使用,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入学准备的研究资料。为此本研究不仅使用变量为中心的范式探讨入学准备与自信心、焦虑的关系,而且使用个体为中心的范式分析不同入学准备类型儿童自信心、焦虑的差异情况。由于入学准备、自信心属于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而焦虑属于个体的消极心理品质,因此研究者预测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和自信心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显著负相关;不同入学准备类型儿童的自信心和焦虑均差异显著。

  其次,有必要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法(Latent Profile Analysis)对入学准备的类型进行研究。目前对入学准备类型的研究大部分是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的(Hair et al.,2006;Konold & Pianta,2006;卢富荣,王侠,李杜芳等,2012),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对异质群体进行分类时不仅能够做出所有个体属于某一类型群体的可能性估计,而且能够使用所有被试的数据,从而减少样本偏差,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借助拟合信息等统计指标帮助确定最合理的入学准备类型分类,克服了以往使用聚类分析法对入学准备进行分类时缺少明确判断标准的不足(Herman,Ostrander,Walkup,Silva,& March,2009),从而分类结果的准确性(Miller,Turner,& Henderson,2009;Wolff,2010),因此潜在剖面分析法优于聚类分析法(Abar & Lsoken,2010;Wolff,2010)。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该方法进行学习策略、成就动机、多动症儿童等的类型划分研究(Aldridgea & Roesch,2008;Martel,Goth-Owens,Martinez-Torteya,& Nigg,2010),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类型划分研究(高丙成,刘儒德,等,2011),是对异质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中最有发展前途和科学有效的方法(Muthén & Muthén,2007)。为此本研究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进行分类,并用辨别分析法对潜在剖面分析法分类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本研究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对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进行研究,并用辨别分析法对潜在剖面分析法分类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儿童入学准备的特点;不仅使用变量为中心范式考察儿童入学准备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而且使用个体为中心范式分析了不同入学准备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研究既可验证以往入学准备研究的共性结论,也可发现儿童入学准备和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些独特之处,进一步拓宽入学准备的研究内容和领域,同时能够帮助儿童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入学准备水平,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班联系、个人自愿参加的原则,于2013年5月份选择重庆开县、河南郑州、浙江台州等地各2所幼儿园所有大班和学前班儿童(年龄均为6岁)进行了施测(由于学前儿童尚未进入小学,无法单独作答,由儿童的一名家长根据儿童实际情况和表现填写)。放调卷810份,回收问卷759份,有效问卷744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02%(被试基本信息如表1)。

  2.2 研究工具

  2.2.1 儿童入学准备水平问卷

  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自编了《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水平调卷》测量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问卷包括身体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个维度32个题目。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从1完全不能到5完全能够,得分越高表示入学准备水平越高。本研究中5个分量表及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2、0.78、0.79、0.77、0.77和0.92;对问卷的5因素结构模型进行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χ[2]/df=3.204、RMSEA=0.066、CFI=0.923、IFI=0.924;对62名儿童间隔2个月后进行重测,5个分量表及总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86、0.81、0.89、0.79和0.93。

  2.2.2 3~9岁儿童自信心量表

  使用王娥蕊(2006)编制的《3~9岁儿童自信心评定量表》测量儿童的自信心,包括效能感、表现、成就感等3个维度26个题目。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从1完全不符到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自信心状况越好。本研究中3个分量表及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0.83、0.67和0.92。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