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称为哑科,小孩病情随时变化,家长焦虑,医生也要谨慎治疗。熟悉小儿各个时期的特点疾病转归的时期,以便准确及时治疗。
第一个特点,小儿为纯阳之体。从生理上看,它表现为生机蓬勃,生长变化越快。从病理上看,热证、火证多见,同时小儿的再生与修复能力也特别强。说明小儿机体本属纯阳的变化。第二个特点,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就是从生理上看,它是脏腑娇嫩,各方面均显得不成熟;从病理上说,表现为易于得病,易于变化,所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均说明小儿机体属于稚阴稚阳。这个稚阴稚阳,和上述的纯阳之体可以互补,儿科医生必须要了解小儿的特征,认真观察病情、辨证。“察色按脉,先别”,儿科医生要细心查体、问诊,而治疗要果断谨慎。小儿的第三个特征是表卫不固。小儿卫外机能明显不足,容易受外邪的侵害。肺主皮毛,外邪相克,首先犯肺。从生理结构看,小儿呼吸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管道较短,相对又粗,均是呼吸道疾病在小儿易发的原因。第四个特征,小儿脾藏不足。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属于中焦。小儿发育快,脾胃运化功能的负担相对较重,而脾胃本身又处于幼稚状态,所以出现脾常不足。而我们在治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脾胃,扶正治本为主,祛邪为辅。故用药尤当慎之,不可过于寒凉,因为苦寒伤脾,攻伐峻猛,容易伤正气。小儿的第五个特点,肝常有余。小儿怯弱,受容易深入肝木,内陷心包,出现风火痰热之证。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也不成熟,容易泛化兴奋,脑膜屏障功能也不完善,容易发生高热、惊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高热抽风多发生于发热的早期。小儿的第六个特点就是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由于肾常不足,因稚阴之躯,注意要护阴保精,用药要轻灵活泼,符合儿科特点。小儿有发烧、清涕就给大量的药物,疾病于摇篮之中,岂不知也将小儿自体的抗病机能了。 (营)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