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教育课程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可不是一句调侃,而是目前合肥一些学校的真实情况。近年来,随着多起女童被性侵事件不断被,儿童性教育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在合肥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暨未成年人工作会议上,记者从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得知,经过之前的试点,今年将在合肥各市县30所学校覆盖青少年自护教育课程,其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就是重点课题。
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在2016年1月通过培训、考核、认证等模式开始组建合肥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观护团,并且分为法律小组、心理小组、自护小组、合适成年人小组、社会调查小组,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
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负责人、合肥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观护团秘书长汪晔称,在青少年自护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合肥市12355服务台联合女童基金开展“爱护我们的身体”公益校园行动,利用自身品牌的标准化课件《爱护我们的身体》面向14岁以下的儿童开展专业的防性侵教育活动。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是通过申请、评估、培训、审核等一系列环节组建,目前有61人志愿者和团队,其中考核通过了13名合格的志愿者。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接受自护教育知识,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合肥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合肥市未成年人委员会办公室、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共同编写了《合肥市青少年自护教育工作通用手册》。
在课程中,们通过结合通用手册和青春期教育标准化课件,介绍“我们的身体”、“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害”、“性侵害时该怎么做”、“性侵害后该怎么办”四大板块。系统地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如何防范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以及受到性后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处理事件等。
“今年上半年,志愿者已在合肥光华学校实现了全覆盖,今年计划走进各市县30所学校,走全校师生自护教育课程全覆盖的道。”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负责人汪晔告诉记者。
汪晔表示,下一步将努力实现合肥市所有学校一校一,并最终实现将青少年自护教育知识普及纳入常态化教学中来。拓展教育活动覆盖面,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一次系统专业的自护知识培训,形成团系统与社会力量创新整合、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合肥自护教育模式。
“你知道哪些是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让人碰吗?”“哪些行为属于性侵害?小朋友该怎么防范呢?”“如果有人正在侵害你,该怎么办?”在今年上半年,合肥光华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都经历了一堂特别的课程。得知光华学校进行了自护教育的试点课程,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特地前往该校,进行了探访。
课堂上,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志愿者,结合课件漫画告诉学生身体最为隐私的部分,绝不允许外人触碰,遇上此种情况,要“say no”,并迅速离开,及时告诉家人或报警。而面对陌生人问时,志愿者表示,可以告诉他怎么走,但绝对不能为其带;其次,上学、放学上,女孩子一定要结伴同行或由家人接送,尽量不要独自而行。同时在课堂上,志愿者给每一位学生发放了一本《合肥市青少年自护教育工作通用手册》和《防性侵手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孩子们进行性安全教育。
合肥光华学校校长朱森告诉记者,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青少年自护教育课程在合肥光华学校45个班级开展45场,实现了全校师生自护教育课程全覆盖,受益师生1800人。
“课堂上学的东西,父母都没有跟我说过,许多知识都是第一次知道。虽然有的地方我还不是太懂,但是老师通过模拟情景,让我明白有些地方是陌生人不能碰的。”合肥光华学校五年级学生朱成昊说道。
目前在合肥光华学校五年级就读的学生胥姿妍则认为:“这课挺有意思的,不仅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身体,还学会在遇到性侵害时该怎样自己。”
学习这些课程有没有觉得不好意思?记者采访的几名学生都表示,通过动画方式讲课大家都比较能接受,也没有觉得害羞、不好意思。
合肥光华学校政教处副部长徐光莲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学校进行过儿童的性教育,大部分都是学校的医务处医生和有经验的班主任进行教育,但是大多数都是青春期卫生知识,缺乏专业的老师和专业的教材。
“通过专业又形象的,不仅知识更系统,内容更全面,而且还有丰富的案例,更有力。”徐光莲告诉记者,在今年的一年级新生中,也将准备继续开展该课程,让孩子及时学习性安全教育知识。
目前,合肥市其他小学的儿童性教育普及情况如何呢?近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多所中小学,发现对于儿童性教育,多数小学只是介绍青春期健康卫生知识,对于防性侵教育“说得很少”甚至没有。
合肥市南门小学教务处主任张晓青告诉记者,目前在小学1-2年级的与法制课以及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中,均没有与儿童性教育相关的内容。而在1-5年级的健康课中,也没有相关内容。只有在六年级的健康课教材中,有青春期卫生和生长发育有关的知识,但是在儿童如何防性侵,仍然没有提及。
同时张晓青表示,由于目前的健康课内容主要是运动原理和防止身体等内容,所以主要由体育老师进行性教育内容渗透,但主要目的仍是了解身体基本构造和体育运动学习的基础。
张晓青称,学校关于儿童防性侵的普及,大部分都是在班主任班会中进行教育。但是相比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儿童防性侵教育这方面,讲得还是比较少。”
合肥市习友小学教育处老师告诉记者,在1-5年级关于儿童性教育的知识“说得很少”。只有在六年级才会有专门的生理卫生课,每个学期一次,由心理健康课和体育组的老师共同进行儿童性教育知识的。
巢湖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发生少年儿童受侵事故,学校老师在暑假期间还接受性安全教育培训。各个老师会结合自己的日常课程,融入培训内容,给学生们更多的安全防护知识普及。“但是希望有个系统的、专业的儿童性安全教育教材,能让孩子们懂得如何自己,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很有好处。”
和平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王老师告诉记者,在家长会时,会和家长谈到儿童防性侵教育,但是更多家长认为是女孩需要注意,男孩就无所谓。但是恰恰相反,其实有时候男孩也容易受到性侵害,而且更为隐蔽。“所以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学这方面的知识。”王老师称,希望以后合肥能有更多的志愿者来给孩子进行培训,让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中成长,远离性侵害,“这堂课哪怕有一个孩子听进去并免受侵害都是值得的。”
“这方面的教育不仅针对学生,老师的相关心理和职业要求也很重要。”有中学老师透露,学生与老师之间一定程度上有隐晦的情感关系,尤其是刚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因为年轻,与学生相处时又常常打成一片,最后与学生发展恋情,因此相关的性安全教育和疏导也是亟须的。
对于学校对儿童性安全方面的教育,合肥市大通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王前明告诉记者,自己并没有听过女儿说过有类似的教育,但是自己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一直提醒她注意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和她说这些东西,不会引发羞耻心,也能帮助她从小树立起身体上安全意识。”王前明说。
“这几年,这方面新闻多了,我自己才注意到。班主任曾经在初一家长会的时候,说过让家长注意孩子青春期卫生,关于防性侵教育的并没有介绍,之后就没有提到过了。”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学生家长侯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家长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她希望学校能够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在记者采访中,更多的家长觉得与学校相比,自己应该担负起孩子性教育的职责,但是“不知从何说起,不知说到什么份上”总是家长的难题。
而有的家长认为,现在孩子接触的信息非常多,影视作品、网络的尺度也越来越大。“比我们小时候懂得早得多,感觉很多他们已经知道了。”
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妇科主治医师杨婷介绍,通常家长比较忌讳带被性侵的儿童问诊,除非是过来要求鉴定或在检查中发现相关部位有所破损,询问后才告知。更有部分家长由于观念守旧,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在子女性侵后进行,从而对儿童造成了“二次”。
“不久前,一个12岁的小女孩来我科就诊。小女孩父母不在家时,被表哥,我们检查时发现膜已完全破损,问询其母亲才得知原委。”杨婷说,另有因男童对性器官好奇,在幼儿园用手指或者玩具戳捣女童,导致口破损红肿的案例,这一类相对更加常见。
2017年7月28日,《》微博发表《补上儿童防性侵教育这一课!让,远离孩子!》一文,称孩子性侵害后,不仅有身体上的创伤、性观念的错位,抑郁症和的可能性,部分儿童长大后还可能变成性者。
一方面是家长的谈“性”色变,一方面是性侵案件的安全恐慌,怎样绕开“地带”给孩子普及的性安全知识?
对此,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妇科主治医师杨婷认为,预防儿童性,家庭的责任应是首位的。家庭应是性教育和防性侵教育的第一道。在纠结于“怎么讲”之前,父母首先需要花时间弄明白自己“怎么想”。父母要了解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规律。当父母看到孩子的性活动时,要明白这是孩子在发展自己的觉。父母要懂得在尊重孩子性发展的同时,将符合社会规范的性规则告诉孩子。从层面、孩子是性教育的大忌。
杨婷表示,防范性侵教育包括防猥亵教育应越早越好,2岁就可以开始。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私密部位不能碰,如果有人想触摸私密部位,无论是亲近的还是害怕的人都要,也要立刻告诉父母。
同时,家长尽量不要把孩子独自交与别人,亲朋都要绝对了解、多留心眼,无论多忙都要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有任何反常要细心询问、悄悄检查孩子的身体和内衣裤,及早发现问题。
杨婷提醒家长,要教育孩子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触碰;要让孩子知道不让别人碰是自己的;孩子避免和陌生人搭腔,或独自和陌生人在封闭中接触;让孩子有意识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尽量不让孩子在别人家夜宿;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件事不要告诉父母,那么一定要教孩子告诉父母。
“父母不应再对性教育讳莫如深、羞于启齿。”杨婷告诉记者,家长应该努力要让孩子逐渐认可性教育知识、自己,勇敢地面对并大声说出“不”,“并且这些防范是持续性的,在孩子成年之前都应反复教育。”
对于目前学校缺乏对儿童性教育的普及,安徽芝麻开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量分析称,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谈“性”色变,对这一话题比较尴尬,难以启齿,不好掌握尺度。
同时张量称,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学生学习文化课,但对于性安全知识认知不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当事情发生后,学校老师和家长才莫及。另一方面,学校资源有限,没有资源安排专业的老师来教授性安全知识,也是制约儿童性教育普及的原因。
“因此要改变性教育的薄弱,最关键的是要改变老师和父母的观念,如果老师和父母都不懂,都是传承父辈错误方式和错误性观念,怎么教孩子?”张量说,面对孩子的性问题不能采取回避、、羞辱、、的传统方式。而是要懂得尊重孩子,要懂得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
“现在网络很发达,孩子在很小时就可以接触到关于性的各种资讯和知识,但是,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获悉,也不知道分辨对错,不能树立起意识。”张量说,因此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性教育过程中,必须起到“正能量”的作用,一味地回避,会让孩子。
告诉记者,在国家,早已经将性教育纳入孩子的启蒙教育之中,从两三岁开始,就通过儿歌、漫画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到如何了解自己、自己。所以,张量,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应该及时普及适合孩子的青少年自护课程,将性教育纳入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提供青少年自护教育、进行事前预防方面,而且一旦发生女童被性侵的事件,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组建的“社会观护团”的法律小组,会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合肥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负责人汪晔还告诉记者,之所以成立这样一个为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站,就是为了能够使懂法,并有途径和方法自身的利益。
同时,针对女童在被性侵害后易发生的恐惧、自闭、抑郁等心理,“社会观护团”中的心理小组将及时准确把握女童的心理需求,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安抚,帮助她们尽快走出阴影;对女童的家庭进行心理干预及疏导,消除心理障碍,为家长和女童建立一个轻松有效的沟通。
除了学校,父母也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儿童成长中很多知识都需要父母来给予。在性教育这一方面,如今的父母做得怎么样呢?
今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曾在医院门诊大厅随机采访了12位家长有关“儿童性侵”的认知,根据12位家长的采访反馈,记者发现,75%的受访家长未对孩子进行过防性侵教育,就是所谓的“讲得少”。
在对“儿童性侵”已有非常深刻认知的家长里,也有只对女儿采取了预防性侵害教育,却对儿子疏于防范的。
另外,接受采访的12位家长中,有3位祖辈家长,其中知道“儿童性侵”的只有1位任教大学的奶奶,其余2位均无相关意识。
同时,记者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基金(以下简称“女童”)发布的《“女童”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中统计:手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孩子们进行性安全教育。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