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629所,在园儿童131540人,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8.52%,省等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到98%。
优质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拓展;非在编幼儿教师收入待遇相对偏低,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相对薄弱;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占比偏低、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生均公用经费保障等机制不够完善,迫切需要继续发力、补齐短板,努力推动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齐头并进。主要措施(一)学前教育学位扩容行动。各区、县(市)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考虑城镇化推进进程。要按照“新建一批、置换一批、一批”的思,扎实推进幼儿园扩容工程和薄弱幼儿园工程。至2020年,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80所(其中小区配套幼儿园30所),增加2万个3—6岁儿童学位。
(二)优质资源拓展行动。深化名园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名园+”集团化办学,以省一级幼儿园为核心,通过“名园+新园”、“名园+普通园”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让更多孩子在口接受更好的教育。至2020年,全市增加省一级幼儿园分园30所以上,全市省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100%,全市新开办民办高端幼儿园10所以上。(三)普惠性幼儿园扩面行动。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结合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收费提高空间有限的实际,继续推行“公办+集体办”为主的农村办园模式。至2020年,全市农村幼儿园公办(集体办)比例达到80%。2018年启动早期融合教育试点工作。(四)队伍素质提升行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各区、县(市)要结合幼儿园审批、年检、评估等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幼儿园按标准配齐配足保教人员,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要按照省等级幼儿园配备标准配足专职的保健教师。到2020年,市级及以上名优教师比例达到6%,省幼教特级教师至少增加1人以上。
(五)学前教育内涵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以儿童整体发展为本推进课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游戏为幼儿园儿童的基本活动,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园本化,彻底消除小学化教学现象。(六)幼儿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行动。结合专项督导与综合督导,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完善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七)经费投入保障行动。到2020年,各区、县(市)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不低于当地小学生标准。完善向社会力量购买学前教育服务机制。优化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办园成本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详细工作内容在这里:绍兴市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第三轮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清单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