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独生子女一代开始养育二孩,心理上、经济上随之出现的种种问题让原本的家庭结构开始发生转变。有父母坦言,二孩是“家庭矛盾的再一次聚焦”。近日,还有报道指出,二孩家庭中大宝产生“竞争障碍”等心理问题的比重不断增加。
家庭教育遭受,学校教育是否做好准备了?日前,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学前教育阶段将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适龄幼儿接近600万人,2021年,新增学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500万人。而到2021年,幼儿园缺口将近11万所,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缺口将超过300万人。
从经济条件和心理调适,从硬件准备到软件配合,即将全面到来的二孩时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准备好了吗?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如果用到二孩家庭上,两个孩子承欢膝下的幸福是相似的,然而面对烦恼,各有各的糟心。
张婷在儿子牛牛7岁的时候生了女儿。“之前几年都在备孕二胎,所以也一直在跟牛牛说,有弟弟妹妹的好处,自己觉得心理准备还是挺充分的。”但老二的出生,很多情况还是出乎意料。明明已经跟爸爸妈妈分房睡的牛牛,突然像一个小宝宝,经常要求妈妈亲亲抱抱,跟妈妈睡;表面上,牛牛对小妹妹很接纳,但四下无人,牛牛会表现出对妹妹的“怨恨”。“有一次,我过房间,听见牛牛跟熟睡中的妹妹说:‘你真讨厌,就是你抢走了妈妈。’当时我的震撼相当大。”
有了二孩,家庭矛盾再一次聚焦。李寒的婆婆本来已经从帮助带孩子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小家庭基本已经运转。但二孩的出生,让富有责任心的婆婆又一次开始与小夫妻同住,关于育儿和两代人生活习惯的不同,让各种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两个孩子,一个哭一个叫,这样鸡飞狗跳的容易让人抓狂,有的时候我说话比较直接,婆婆会不高兴,觉得这么费心费力来帮忙,还落个埋怨。”李寒也是相当无奈。
有了二孩,对家长的实现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之前,生大宝以后走形的身材恢复得差不多了,这又得重来一次,而且年纪毕竟比早两年大,恢复更慢。”对于宋熹,比身材恢复更棘手的是事业困境,产假结束后回原单位上班,即使是相同的工作量都觉得力不从心,“白天要接无数个电话,与工作无关却必须要处理,比如婆婆打电话说老二发烧了,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说老大又打人了。”这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一到下班的时间,这个二孩妈妈又必须急匆匆赶回家,接替带孩子劳累了一天的老人。宋熹说:“只能在孩子睡着以后处理没有干完的工作,但往往那个时候我也已经累到不想工作了。如果我是领导,也不会提拔一个二孩妈妈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在记者采访的近十个独生子女生育二孩的家庭中,大家都提到了经济压力,这种经济压力在大城市表现的更明显。“自己的收入不错,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发展更多的兴趣,于是给孩子报了英语、美术、奥数、高尔夫、马术等兴趣班,寒暑假还有出国游学。老大是这样教育的,老二也不能落后啊,所以经济压力是相当大!”二孩妈妈陈艳坦言。
对于独生子女一代的家长来说,成长时刻缺乏兄妹扶持,却在育儿时刻承担了更多责任,怎样从容面对?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给二孩家庭提出了五个妙招化解育儿难题。
“第一,要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当决定孕育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要与大孩沟通,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对老二充满爱心和期待。第二,要坚定表达对老大的爱,父母要地向老大表达爱,这份爱不会因为老二的出生而减少。第三,要赋予老大责任,父母可以对老大说,你永远是家中老大,弟(妹)会尊重你。二孩家庭,两个孩子会相互模仿、相互影响,特别是老二,除了模仿父母之外,模仿最多的就是老大的行为,所以要积极引导老大树立榜样的力量。第四,爸妈的爱要适当分配,小宝宝可能更需要照顾,但请记住一定不能忽略老大的情绪和情感需求。两个孩子如何相处,关键看家长如何引导,家长公平对待两个孩子,不要给老大造成情绪的感。李金柱副省长第五,一定不能比较,心理学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不一样的人进行比较,对孩子的非常大,还会令他讨厌对方。”说。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