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战略,让选择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着实感受到近年来在诊疗与服务上的巨大变化。
今日(12月10日)《健康报》第三版以《“温度+高度” 用“两把尺子”量服务》为题,报道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系列举措。
高精尖学术科研、多学科团队诊疗、标准化护理服务……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战略,让选择到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着实感受到近年来在诊疗与服务上的巨大变化。
而今,新一轮为期3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已然在该院启动。打造一支拥有最好技术、最新、最强科研、最佳服务的国际化水准高端队伍,进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成为全新追求目标。
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和疾病负荷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均居第一位,被称为“天下第一大病”。成都急需要有实力雄厚的医疗机构“站出来”,用全新的、以创新的思维打造一个集科研、临床、技术和学术为一体的平台,将成都呼吸疾病的防和治推到国际国内前沿,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患者的需求,就是医院提升的方向。作为市级公立医院的“排头兵”,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承担起这一重任。通过积极申报和严苛考评,“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和“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于今年下半年相继落户该院。
前者主要开展呼吸健康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工作,承担全市呼吸疾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则是相辅相成的平台,依托于此,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将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展开紧密合作,包含临床技术帮扶、合作开展科研、人才团队共建及远程会诊服务。
心血管疾病同样来势凶猛,精准诊疗发展刻不容缓。继呼吸疾病诊治相关的两大平台之后,该院又率先成立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除打破固有学科壁垒,由多学科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疗外,更是邀请到多位国际相关领域一流专家“把脉”,为学科建设发展支招。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成都市第三人医院院长徐俊波认为,借由多学科MDT建设疾病诊疗中心的模式,实现团队建设、技术提升、学科融合、前沿科研等,进而打造出一支拥有最佳技术、最新、最强科研的国际化水准高端队伍,实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与服务的目标。
今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在全省首开病理门诊,病理科医生从幕后前台直接面对患者,从而结束了病理检查结果需要找专科医生中转的历史。
而后,医院又在成都市级公立医院范围内首射门诊,市民可以直接对话黑白影像世界里的“火眼金睛”,通过影像专科的专家诊断揪病于秋毫间。
在此之前,医院还曾先后率先开设肥胖与代谢疾病整合医学门诊、麻醉门诊、放射门诊、超声门诊、理遗门诊、疤痕门诊等基于患者实际需求的门诊服务。
通过这些开设的精准门诊,有效打破了过去医患沟通的屏障、减少了患者等待周期,帮助大众获得更为专业、精确的疾病诊断。
人性化的门诊设置,让患者切实感受到的源自医院的温度。而这家医院的温度,已经深入骨髓,体现在每一个服务环节当中。
今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市市级公立医院中启动护理部SOP试点项目。SOP即标准作业程序的英文缩写,“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标准护理服务金木水火土查询表体系,可以为患者带去优质、高效、安全的就医体验。”
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程弓介绍,试点由体检部、24小时服务中心担任职教工作,对试点科室的护理人员每周进行2次集中的基础服务培训和岗位标准化培训,项目内容与为患者服务相结合, “先以部分为试点再行全面推进,‘以点及面’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为持续推进改动,在总结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经验成效的基础上,经医院班子会集体研究,《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全面改善服务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正式出台。
“我们将意识引领作基础,再加制度建设作保障。”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张孝轩表示,在新一轮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总来川视察重要讲话,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运用新、新技术,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悉,该院已成立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医院“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落实,做到全员参与、全力推进,实现改善医疗服务要覆盖医疗全过程、全环节。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以“互联网+”为抓手,建设智慧医院……创新的医疗和新服务成为工作开展着力点,建立优质高效的全病程医疗与服务体系成为目标。
“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支拥有最好技术、最新、最强科研、最佳服务的国际化水准高端队伍,进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徐俊波表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计划利用3年时间,紧紧围绕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优质高效的全病程服务体系,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以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捷、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医患更加和谐。(廖光华 李诗敏 杨文婷)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