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爸妈来讲,宝宝的吃饭问题总让人有点头疼:面对这个还不会讲话,只会咿呀发音或哇哇大哭的小家伙,我们该怎样安排他们的饮食,既能充足的营养供给,又便于爸妈们实施呢?
以下为您提供了0-3岁宝宝的饮食内容及喂养基本原则。相信只要您根据下列简单易行的原则,定能做到轻松育儿,并能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内容:乳类(母乳或配方奶),按需哺乳,8-12次/天,乳量约500-750毫升/天(24小时)。
如何判断奶量是否充足:如果宝宝每日约有6-8次小便,监测体重增加速率良好,则表示宝宝奶量供应充足。
饮食内容:乳类(母乳或配方奶),按需哺乳,6-12次/天,乳量约650-850毫升/天(24小时)。
饮食内容:乳类(母乳或配方奶),逐渐定时,6-8次/天,乳量800-1000毫升/天(24小时)。
饮食内容:乳类(母乳或配方奶),定时,两餐之间间隔约3-4小时,喂养次数为6-8次/天,乳量约850-1000毫升/天(24小时)。逐渐停止夜间哺乳。
辅食:4个半月到6个月可逐渐考虑引入辅食。首次添加辅食,适宜选择强化铁的谷类(如米粉),可用母乳或配方奶调配,开始喂养时量少(约1勺),逐渐加至2-4勺。6月龄时可以慢慢加到一顿。
注重能力训练:辅食添加用小勺喂养,不将米粉等加入奶瓶喂养。6个月后可以开始学习用杯。
每种新的菜泥或水果泥引入需3-5日,观察婴儿是否耐受(例如:是否出现皮疹,是否有大便性状和次数改变,是否出现)。
特别提示:两餐之间不要喂食物,让宝宝有饥饿感,让胃有休息时间,即使宝宝上一餐吃得不好也不要马上就补充食物,可以饿到下一顿吃饭时间。
如果宝宝生病了,量会自然减少,此时父母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喂养,而令宝宝对吃饭留下不愉快的经历。某一两天宝宝胃口欠佳,并不会对宝宝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等宝宝身体康复了,自然会多吃些。在疾病时,也不宜添加新的辅食。
医生介绍:冯菁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医师,拥有4年多儿童保健临床经验,医疗专长: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婴幼儿喂养等。
妈咪知道微信账号:momknows—— 育儿问题在线免费咨询,最新鲜热辣的母婴资讯与你共分享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