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穿着短裤在家换季衣服,这周就翻出刚洗完的秋裤迫不及待地套上了。有经验的同事说,自家孩子身上的秋裤一直没敢脱呢~~果然“倒春寒”来得太突然,你们准备好怎么应对了吗?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
家长们面对来势汹汹的倒春寒,无疑非常关心如何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下面小编就专门提供倒春寒时节详细的孩子护理指南~
春天是呼吸道疾病和流感的多发季节,家长不能天气一转暖就把孩子的厚衣服直接换下,要适当“春捂”。那么怎样才算适当呢,我们应该科学有度,不是像冬天时那样穿得严严实实的才算“春捂”。
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温度百变的春天,父母应得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三暖,孩子的肚子暖,背暖,脚暖。肚子受凉,孩子容易腹泻;背部和脚底受凉,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低下。
二凉,指的是头部和。保持透气与舒适,孩子会心情舒适,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也要适度增减,把握好适度的原则。
在春季照顾孩子的饮食,应该以养肝为主,多让孩子摄入维生素,蛋白质,西红柿是大力推荐的。同时应该给孩子吃杀菌防寒的食物,如洋葱,芹菜,蒜,如果孩子不爱吃,可以剁碎做成饺子馅给孩子吃。另外,也要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富含微量元素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水果、蔬菜。春季干燥,身体容易缺水,抵抗力也会木咲美琴降低,因此,要经常喝水配上水果,补充体内的水分。
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改肺功能。多带孩子外出运动,可以提升孩子体质,同时增强亲子关系,一举多得。同时也有要注意少带孩子去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游玩,比如电影院,商场。另外,在家要勤通风,经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换空气,及时除尘通风,可以有效减少和细菌的繁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活。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