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皮肤护理 > 正文

湿疹的症状表现以及分类、应该采取的治疗措施

类别:皮肤护理 日期:2017-10-19 0:18:24 人气: 来源: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 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一般临床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可见于各个部位,常见的有:乳房湿疹、湿疹、女阴湿疹、湿疹、手部湿疹、腿脚部湿疹、眼睑湿疹、耳湿疹。不同类型湿疹:婴儿湿疹、小儿湿疹、疱疹样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淤积性皮炎、皲裂性湿疹、钱币状湿疹、自体性湿疹。

  (1)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3)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等处。

  1、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期。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3)、脂溢性湿疹: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

  2、小儿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

  (1)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及时检查。

  (2)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3)女阴湿疹:多见大小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常与霉菌性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4)湿疹: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儿童湿疹多与蛲虫有关,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5)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

  (6)腿脚部湿疹: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难治。

  (7)眼睑湿疹:起初眼睑皮肤红肿,局部见大量血疹、水泡、糜烂、结痂。当继发感染时则形成脓泡。脱痂而痊愈。范围亦可扩大至面部、额部等。

  (8)耳湿疹:多发生在耳后皱襞处,表现为红斑、渗出,有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

  外耳湿疹:可在婴幼儿耳廓前后的皮肤、耳廓后沟或耳周皮肤上发现很小的斑点状红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有时会表现为丘疹、水疱等。

  (3)淤积性皮炎:在小腿下1/3出现轻度水肿,休息后可消退。渐起红斑或褐红色斑片,有时可呈紫癜样斑片,呈圆形,约五分币大小,其上轻度糜烂和结痂等。

  (4)皲裂性湿疹:主要发生于掌跖部位,以手掌最为常见,皮损常为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浸润、肥厚、干燥、粗糙,冬季常发生皲裂。

  (5)钱币状湿疹:皮损呈散在的约五分硬币大小的圆形红色斑片,其上可发生丘疹、水疱、轻度糜烂、渗出、结痂等急性或亚急性表现。

  (6)自体性湿疹由于患者对自身所患湿疹经刺激后产生的某种物质发生过敏所引起的性炎症反应。常见于下肢或阴股部等处患有湿疹。

  ①尽可能追寻病因,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①抗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有镇静、止痒、减少渗出等作用,常用药有氯苯那敏(扑尔敏)4mg/次,3次/d,儿童0.35mg/(kg·d);赛庚啶2mg/次,3次/d;苯海拉明25mg/次,3次/d;亦可选择无中枢镇静副作用的药物,如特非那定60mg/次,2次/d;西替利嗪10mg/次,1次/d。可两种药物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也可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②非性脱敏治疗: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1次/d;或0.25%普鲁卡因20ml加维生素C 1~2g静脉注射,1次/d。

  ③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应用,对急性期炎症显著且泛发者可考虑短期服用,如泼尼松20~40mg/d,见效后可酌情减量以至停用。

  ④免疫调节剂:可选用冻干卡介苗(卡提素)、胸腺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对慢性湿疹,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效。

  (3).物理及放射疗法 液氮冷冻治疗,浅层X线Sr)敷贴疗法等,可用于病期较久和的慢性局限性湿疹。

  ①在疾病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敷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2%~3%硼酸水湿敷,炉甘石洗剂或2%樟醇(冰片)5%明矾炉甘石洗剂等。如仅有潮红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或祛湿散或滑石粉30g、寒水石粉10g、樟醇(冰片)2g混匀,一天多次频频扑洒。

  ②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宜、消炎,以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防腐性药液作湿敷或蒸发罨包,常用者如复方锌铜溶液,2%~3%硼酸水,0.5%醋酸铅或醋酸铝溶液,马齿苋煎水(60g加水2000~3000ml,煮沸15~20min后,冷却备用)。黄柏、生地榆煎水(黄柏、生地榆各30g加水1000ml煮沸15~20min后,冷却备用)。或用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等煎水(同上方法)。有继发感染者可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对糜烂渗出较轻者或结痂期除用湿敷外,亦可用氧化锌油,10%碱式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膏、祛湿散或三妙散用植物油或甘草油适量调匀外用。

  ③急性湿疹末期——落屑期,如处理不当,易使病程迁延复发或转为慢性。本期治疗原则宜皮损,避免刺激,促进角质新生,消除炎症,可应用清凉软膏、黄连软膏或一般乳剂。

  2)亚急性期: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痒、干燥、,以选用氧化锌油、泥膏或乳剂为宜。可根据渗出糜烂的轻重,皮肤浸润肥厚的有无、瘙痒的程度而加入适当的剂、角质促成剂及止痒剂,如3%黑豆馏油、5%紫草、10%生地榆氧化锌油,2%樟醇(冰片)、5%黑豆馏油泥膏,亦可用祛湿散、新三妙散油调外用等。

  3)慢性湿疹:治疗原则为止痒,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以选用软膏、乳剂、泥膏为宜。根据瘙痒及皮肤肥厚的程度加入不同浓度的止痒剂、角质促成剂或角质溶解剂,如5%~10%复方松馏油软膏,2%樟醇(冰片)、10%~20%黑豆馏油软膏激素乳剂等。或用黄连膏、去炎松尿素霜各半,混合外搽。

  湿疹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原因难以追寻和除去。急性湿疹经适当治疗后,约2~3周可以治愈。慢性湿疹的亚急性期,数周后而治愈但一般常反复发作。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