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营养美食 > 正文

初秋养生粥品推荐最营养的粥品做法

类别:营养美食 日期:2018-4-10 23:24:38 人气: 来源:

  秋天饮食养生,最适合也是最不能少的就是粥品。粥品不仅仅是指白米粥,添加不同的食材在粥里就会带来不同的好处和营养。如果你不想喝过于单一的白米粥,就千万不要错过了接下来关于各种粥品的做法介绍哦。

  薏仁山药粥: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烂熟,而后将生山药60克捣碎、柿霜30克切成小块,同煮成糊粥。补肺、健脾、养胃,适用于阴虚内热、劳嗽干咳、大便泻泄,食欲减退等一切脾肺气虚的病症。

  黑芝麻粥: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此粥能五脏,润燥通便。

  养肺粥:黑豆、绿色、红豆、小米、粳米等量。枸杞子18克、百合30克。白木耳10克、红枣8-10个。黑豆黑色入肾、绿豆绿色入肝、红豆红色入心、小米入脾、粳米白色入肺。百合入肺,安魄养神。枸杞入肝。木耳入肺,红枣养脾胃。

  粳米玉竹粥:先将新鲜肥玉竹50克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汤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肺阴受伤、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或高热病后、烦渴、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并可用于各种类型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的辅助食疗方法。

  白木耳粥: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阴、润肺、生津的滋补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燥咳、气阴两虚等。

  养颜冬瓜汤:沙参12-15克,黄芪30克,麦冬10克,先煎取汁。加入冬瓜约300-400克,再炖约半小时,早晚各服一碗。沙参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治疗肺气虚、气血两不足。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注意喝粥的正确时间和量。喝粥也有个最佳时间,一般三餐均可食用,但以晨起空腹食用最佳。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强的人,早晨喝粥尤为适宜。喝粥时不宜同食过分油腻、黏滞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冰粥并不可取。冰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不宜食生鱼粥。生鱼粥就是把生鱼肉切成薄片,配以热粥服用。很多南方人,特别是沿海一带喜欢这种吃法。生鱼粥多用鲤鱼的鳞片或肉片,这些生鱼肉中有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人食用后,寄生虫进入人体,由肠内逆流而上至胆管,寄生肝胆部位,会引发胆囊炎或导致肝硬化等。所以,最好少食生鱼粥,可以将鱼片做熟了配粥食用,味道同样很鲜美。

  胃不好的人少喝。不少人认为粥养胃。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可以帮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这同样不利于消化。

  储存方法错,食物坏得快原标题:储存方法错,食物坏得快(保鲜盒) 靳丰华绘 营养损失、口感变差、细菌繁殖、毒素产生……这些变化会发生在保存不当的食物身上。日常生活中,哪些错误做导致这些变化,又该如何呢? 错误一:绿叶菜密封后放入冰箱。很多…【详细】

  厨房里的7大控糖高手 这些调料还你健康血糖众所周知,调料是用来做菜的。其实,有些调料不仅能让食物变得美味,还能让血糖更平稳。美国“罗代尔”健康网站近日介绍了具有天然抗糖作用的多种调料。 桂皮 多项研究表明,食用桂皮能降低血糖水平。桂皮中富含的植物营养素能减轻炎症…【详细】

  《锦绣未央》1-44集剧情介绍电视剧《锦绣未央》中唐嫣饰演的李未央是冒充的李家二千金,其实是北凉公主。而梁振伦饰演的李敏德的身世也是十分的神秘,李敏德在与李未央相处的过程中,他渐渐被李未央的聪慧和内心隐藏的善良所吸引,那么李敏德喜欢李未央吗?李敏德亲生父母是谁?

  唐代有官员因收500多个干儿子被处斩在古代,官员被免职的原因,大多是办事不力或枉法之类,但最近读史书,却读到了唐代的两名官员被免职的资料,被免职的原因特别奇特,读来很有意思。 阮嵩是唐朝贞观年间的桂阳县县令,此人政绩一般,但也还说得过去,也就是说,当个县令还算够格。但…【详细】

  冷,看古人如何“暖手”又到一年天寒地冻时,相信你家中的各类电暖产品已“火热登场”,但你知道古人的“便携式暖炉”是怎样的吗?昨日,东莞冠和博物馆展出一批清代铜质手炉,感兴趣的话本周末来赏一赏吧。 “这种手炉,是古代有钱人家才用得起的。比如《红楼梦》里有个情节,…【详细】

  

关键词:营养粥的做法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