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教育心理系毕业,1975年进入儿童文学领域,从事童诗、童话及绘本故事创作、翻译等。曾获洪健全儿童文学、杨唤儿童诗、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联合报年度最佳童书等。
著有《萤火虫去许愿》、《小珍珠》、《外婆住在香水村》、《娃娃的眼睛》、《祝你生日快乐》、《妈妈心·妈妈树》、《我有友情要出租》等,翻译《花婆婆》、《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鳄鱼爱上长颈鹿》、《亨利散步到菲其堡》等八十多册。
这是一个非常温暖、充满智慧与温情的母爱故事。 刚上学的小苹果因为“分离焦虑”产生了不安全感,她不想去上学,伤心地哭起来,妈妈便用小手绢给她做了一个“心”,让她挂到教室旁边的大树上,就好像有妈妈陪她上课,放学了再把“心”带回家,就像有妈妈陪着她走。这下小苹果不再焦虑了,她非常开心,因为妈妈一直“陪着”她呢!
多么智慧的妈妈呀!她不仅听懂了小苹果的“心语”,还立刻行动起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妈妈心”安慰小苹果,使小苹果能够时时感受到妈妈的爱,感觉到妈妈就在身边,心灵获得了安全感,从而不再分离,快快乐地去上学了。
第二天,大树变得热闹极了,因为挂满了“妈妈心”。原来是同学们受到小苹果的“妈妈心”的,也都纷纷请自己的妈妈做了一颗“心”挂在了大树上。这下小朋友的妈妈们也成了“同学”,“妈妈心”使他们消除了陌生感,并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这个充满爱的大集体让他们感到了亲切、温暖、安全、快乐,让他们的心有了归属,心与心连在了一起。他们跳啊、乐啊,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可是,有一个叫阿志的孩子却很不开心,他抢走了小苹果的“妈妈心”,老师让他还给小苹果,他又去抢别的同学的“妈妈心”。老师了他,他便伤心地冲出教室,躲在一棵树下低头不语、闷闷不乐。
原来,阿志没有妈妈,没有人给他做“妈妈心”,同学们的“妈妈心”深深刺痛着阿志渴望母爱的心,这让同样没有妈妈的老师感同也伤心哭了起来。老师理解了阿志的行为所反应出的内心需求,便拨通了阿志爸爸的电话。爸爸用一双笨拙但却充满爱的手,为阿志做了一颗漂亮的“妈妈心”,捧着这颗温暖柔情的“妈妈心”,阿志终于露出了幸福开心的笑容。
阿志满怀喜悦早早来到了学校,他得意万分,不再,不再孤独,因为他和大家一样,也有了“妈妈”的陪伴,他不再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了!他要把自己的宝贝“妈妈心”挂到树上去。却惊奇地发现树上已经挂了一颗浅蓝色的“妈妈心”,原来是老师的奶奶给老师也做了一颗“妈妈心”呢!
图画书在讲述到这里的时候,画面设计非常新颖有趣——在老师带着小苹果和阿志微笑着把各自的“妈妈心”都挂在了树上,他们欣喜地发现,挂满“妈妈心”的大树简直就是一棵“妈妈树”呢!
伴随着孩子们的伟大发现,绘图者也给了阅读者一个大大的惊喜——翻开折叠的“树枝、树叶”,画面突然扩展开,一棵茂盛的“妈妈树”赫然出现在眼前,树上的“妈妈心”闪耀着温暖的,小苹果的妈妈、老师的奶奶和阿志的爸爸正充满慈爱地望着他们笑呢!
最后一页,作者简洁明了地告诉读者:“妈妈心”代表关心和爱心,一直在身边爱我们的那个人,不论他是谁,他的关心和爱心,就是“妈妈心”。
“妈妈,我开学的时候,你可不可以给我也做一个‘妈妈心’呀?”这是读完全书后,琳儿向妈妈提出的请求,妈妈当然是满口答应了“没问题,开学前妈妈给你做一个,你晚上睡觉时就可以抱着它,就当是妈妈陪着你的哈!”琳儿心满意足地笑了。呵呵,琳儿虽已住校两年,但始终都不太愿意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爱的温暖啊!效仿一下,也做一颗“妈妈心”,没准对琳儿这样的大孩子也能起一定的作用呢!
《妈妈心·妈妈树》不仅让孩子懂得了爱,同时也给家长很好的,让我们学会了瞭望孩子的心,读懂孩子的心,也让我们学到了一种施爱的技巧。特别对于刚入园或刚上寄宿学校的孩子的家长们,书中的方法完全可以照搬照用,相信孩子一定会喜欢的。
就如著名心理学专家李文馥在“导读”中所言:“这颗‘妈妈心’给所有母亲的是,在孩子处于‘困境’时,母亲要学会善于给孩子排忧解难,抚平孩子小小心灵上的不安,使他们时刻感觉到,有母亲的爱,自己是安全的,是幸福的。‘妈妈心’也是母亲对孩子施爱的技巧,善于对孩子施爱,特别是善于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施爱,是母爱质量的体现。”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