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把故事的主角换成车。如画画,让他画车,讲故事也可以讲车的故事,不管什么手段,都是可以培养能力的。
答:不太赞同。我在21教育研究院的时也提到过,我不赞同的原因是:A、不要把自己主动地边缘化;B、教学大纲都有实验考查过吗?可否给孩子用,是否都统一,且符合教学规律等,总言之,就是觉得太冒险了。
答:这个问题我家也出现过,我孩子的奶奶总是想着孩子吃得不够多,穿得不够多。要怎么办呢?还是要沟通,和反。我家的方法是利用正面,开一个非领导式,平等的全家大会,过程是:
这个方法非常好用。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认为拥有先进生产力的我们应该拥有孩子的主要决定权,所以适当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宣示一下我们的主权的。
问:6岁孩子在学校不太表达自己,问题讨论也不积极,请问如何提升孩子在学校的自信心,然后表达自己?
答:这个问题我家丸子也有过。我丈夫是一个不太爱主动打招呼的人,他觉得不打招呼是一种个性,是高端大气的表现,而我这种主动打招呼是很低档的感觉。所以丸子在幼儿园时有这个问题我都没怎么重视。到了小学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还是存在,于是我就把问题交给了丸子老师处理,她的方法是:把孩子的座位调到离自己近一点的地方,每天叫她回答一个她肯定能回答得出的问题。孩子的成就感被激发了就不可了,现在孩子都没有这个问题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预习课文,让孩子自信,别担心回答不出。
答:其实孩子并不存在叛逆期,这只是孩子的发展特点。比如口欲期时喜欢咬东西,探索期时喜欢扔东西。对于不穿衣服,孩子需要探寻自然结果,与其让他长大点才知道冷天不穿衣服就会生病的自然结果,不如让他现在就知道,给孩子一个走弯的机会。
答: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管理时间。对此可以建立一个惯例时间表,陪孩子一起弄,然后让孩子执行。同时要让孩子知道拖拉的后果,对于后果,看孩子是怎么处理的,换个角度,这也可以培养孩子解决为题的能力,别把拖拉看得太重。比如我的孩子忘记带笔袋了,我们统一的意见是不送到学校给她,让她知道不好的后果,结果她的处理是跟同学借了两支笔来用,这是她人际关系的培养,同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也值得开心。二是孩子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如果孩子因为不愿意做这件事情而拖拉,则应该做的事思想工作。
我的孩子因为报名不及时的原因没有上学前班,后来因为拼音没学好,也很吃力,不过花了1个月的时间就补回来了,现在还是优异生,非常不错。拼音的学习app推荐《魔力小孩拼音》,是国产app非常棒的一个。所以学前班还是可以不上的,因为拼音1个月的学习就可以补回来了。
问:孩子幼儿园有攀比现象,一个孩子生日时,会送每一个孩子礼物,结果一个孩子这样,其他孩子也要这样做,回来时要对比礼物,怎么办?
答:我朋友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她的解决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做一批礼物去送给朋友,利用自己的才华创造力来制作礼物,非常用心,价值也很大。由此,把礼物的物质攀比财力攀比扭转为才华和创造的攀比。同时,家长也少在家里议论物质和礼物,对孩子带回的“土豪礼物”态度要淡化,不议论不强调,尽量忽略,孩子就没有那么在乎。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