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记者从省投资促进局获悉,我省面向全省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商协会选聘150名营商义务监督员,依法对全省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优化营商职责情况和行为进行监督。(贵州日报,5月29日)
为了规范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通过选聘义务监督员的方式,不断强化社会监督、监督力度,此举既彰显了当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决心,也体现了一届领导人的领导智慧和服务思维,“小监督”里包含了诸多管理服务方面的“大智慧”。
人尽其用,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价值。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等等,都是参政议政、有效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诸多方面有着先天优势,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充分发挥每个团体、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优势和作用,既是时代所需,更是人们所盼。人尽其用,就是要让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进而更有利于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更有利于把“自身价值”转换为“国家意志”,逐步实现“小我”与“大我”的完美结合。
广泛撒网,让每项都处于监督之下。一旦失去监督,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脱了缰的野马,不仅容易伤及自身,还容易殃及社会,他人。纵观近年来诸多反腐典型案例,之所以一些“小官”变成“巨贪”,“小恶”酿成“大错”,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在监督的盲区和死角之处,正是之地。一些的人,专门找没有监督的地方或者监督薄弱的地方去动点手脚;一些人因为监管的缺位,抵制不住各种,最终被温水煮了“青蛙”,凡此种种,一再人们,有就必须有监督,监督才是最好的“防腐剂”。
全力配合,让每股正能量都能有效汇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的责任和担当。在监督服务的过程中,既可以收集更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各种意见和,也可以收集诸多的民声、民诉、民求,更可以“求”出为民服务的最大公约数。那么,将每一条线索、每一种声音、每一个智慧都汇集到一起,就是一曲为民服务的“交响乐”,就能唱响社会和谐、共同进步的“大合唱”。
监督虽“小”却不容小觑,正是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小监督”,才能编织大网络,构建大和谐,促进大进步,彰显大智慧。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