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别人剪头发编者按:“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四季耕耘。”老师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人民网海南频道特别推出“三尺师者心”系列报道,讲述海南多名教师自己的故事,倾听他们的。
人民网海口9月9日电(黄维 王海云)1985年,刚从师范学院幼师班毕业的林琳,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步入了海南农垦机关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师工作,一晃,便是33年。
“最初的师资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好,而且是周托,班主任要承担起全天候照顾孩子的职责,从成长教育到一日三餐,再到生活起居,时刻都跟孩子绑在一起。”林琳说,“但正是这样,我才渐渐在呵护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了价值。”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在林琳看来,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才会真正激发自己的责任心和耐心,从点滴之处去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孩子的智慧是很惊人的,他们听得懂你想表达什么。”
曾经,林琳班上有一名“多动症”儿童,刚入园时,总时不时敲打一下其他同学,看到喜欢的玩具,冲上去抢了就跑。面对其他同学的抱怨,林琳一边说明缘由,一边尝试着跟这名小朋友“谈心”,得知他这样做是为了“跟小伙伴玩”时,林琳就在活动时间,引导他主动参与其他小朋友玩的游戏,模仿其他小朋友如何打招呼、分享玩具。
几天下来,孩子们就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沟通方式,抱怨也随之减少了。如今,这名小朋友已经可以融入新集体了。
林琳认为,幼儿园是孩子参与社会、世界的第一站,启蒙老师的影响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学会主动跟生活“做朋友”:“之前有一个刚读小班的孩子,不管我去哪,他总默默跟在后边。我知道是因为刚到陌生,他特别没有安全感,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熟人。所以我并没有生硬地要求他回到班级,而是慢慢引导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画画、唱儿歌。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就不再当我的小跟班了。”
“对于我来说,幼教不仅是一份领薪水的工作,更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孩子的未来、家长的信任。”林琳说。
1991年,园里建了新的教学楼,教室很大很空旷。一次上课时,林琳班上的一名小朋友不小心磕到额头,送到医院缝了4针。等待家长的过程中,林琳满是内疚、和忐忑,既担心小朋友的伤口,又怕家长大发雷霆。
“没关系,小孩子哪有不调皮的,磕磕碰碰很正常!”林琳没想到,大老远赶过来的家长,不仅没有责备她,反而还安慰起她来。知道她担心孩子的伤口会留疤,家长就笑着跟她讲:“不用担心,我们农场有土方法,一定不留疤。”这件事让林琳很受触动,时至今日还犹如在眼前,提醒着她每一位信任她的家长,鞭策着她用心呵护每个孩子。
“幼师工作虽然平凡琐碎,于我而言,却是幸福的源泉。”林琳微笑着告诉记者,“从业33年,我已经把幼师当成一辈子的事业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