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凭吊逝者的方法,而早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则盛行为逝者拍下死后照片的逝者摄影术。在那个贫穷、医学科技发展落后的时代,死亡对家人甚至自己而言往往突如其来,无可避免。这种无处宣泄,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逝者的思念或许就造就了这种摄影术的流行。毕竟已去逝好一段日子,相片主角生硬的动作和表情都带来丝丝诡异之感,令人望而生畏,更不会想到要把相片挂在居室之内欣赏。然而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往往这些相片都是逝者唯一的肖像相,令家人对此珍而重之,亦会为有能力为家人拍照而自豪,把相片挂在居室里欣赏并作纪念凭吊之用。
維多利亞時期的幼兒死亡率極高,所以嬰兒和小孩子尤其常見於這些作品之中。而相片拍攝的方法多是把逝者擺放成睡著一般,也會利用外物或線索固定他們的身體,該他們彷似坐在椅子上。随着逝者摄影术的流行,逝者相片的风格亦有不同变化,亦有一种要为逝注入生气的倾向,例如把逝者眼睛撑起、在眼皮上画上眼睛、甚至有时候逝者的家人也会受邀一同拍摄,用以帮忙撑扶逝者的身驱或想要造成逝者仍然活着,与家人继续好好生活的景像。其实早在逝者摄影术发展前,一早已有为逝者留影这个概念。那时人们以绘画的方式为逝者留影,但由于需要很高的价钱,通常也是只有富家子弟能为逝去家人绘画肖像画。为逝者留影的概念得以真正流行,则有赖摄影技术的发展。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