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晚报搞这个策划活动太好了。”7月30日上午,本报新闻热线96009-1响个不停,不少读者纷纷来电,表示要参加本报的爱心衣橱策划活动。
双胞胎姥姥冒雨送来衣服
30日一早,四岁双胞胎的姥姥张女士带着两大包的衣服和一大包鞋来到沈阳晚报,沉甸甸的旧衣物载着一份浓浓的情意。
张女士把这些孩子的旧衣物叠得整整齐齐,鞋子也刷得干干净净。“晚报搞这个活动真挺好的,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像我们家双胞胎,买什么衣物都得要双份,没等孩子穿坏,就长高了,所以东西特别多,把这些送给三胞胎,肯定能用上。有些夏天的衣服,挺不错的,我合计早点给送来,好让那三个孩子早点穿上。”张女士家双胞胎个子比较高,因此,这些衣服三胞胎穿肯定会大一些。张女士说,今后还会陆续送来衣物。
孩子成长物品有挺多能捡
读者黄女士认为,孩子穿二手的衣服是件好事。“以前一家有好几个孩子,我们都是小的捡大的衣服穿,邻居之间也互相给,现在独生子女很少有能捡别人衣服的了,再加上生活条件好了,都不差钱,所以不但要给孩子穿,还要穿好。但如果能穿旧的,其实也非常好。”黄女士家里,大人小孩的衣服都有。
一些读者家里还有童车、童床、洗澡盆、轮滑鞋等物品,在孩子长大之后,占地方又用不上。相比而言,经济条件差一些的家庭,面对孩子成长的高额费用,负担很重。要是谁家有旧的衣物给这样的家庭,那该有多好。
本报将继续搭建爱心平台
张先生家有双胞胎,如今已经有十五岁了,从孩子十岁到现在的旧衣服有不少,他想把两个女儿穿小的衣服都捐给需要的人。最好是家住大东区大悦城附近。“以前我都是寄给农村,每次都花不少钱。晚报有这个活动,我觉得挺好,如果能在家附近找到,何必要寄到远处。”张先生说。
如果您在大悦城附近住,并且需要女孩的旧衣物,可以跟张先生联系。
不光是孩子的衣服,也有读者想捐出大人的衣物,家住铁西区南八附近的一位读者想把自己的衣服捐给贫困大学生,“希望通过晚报找一找住在铁西的、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学生,这些衣服都是挺时尚的,还很干净,有两大包。衣服是女性的,1.6米的个头、104斤的体重,看看谁的体形差不多,可以把衣服送给她。
爱心平台:晚报搭建一个爱心平台,一方面征集愿意捐衣物的爱心人士,为这些家庭增加储物空间;另一方面征集有需要衣服的家庭,为他们减少开支,实现双赢。
衣物要求:干净舒适的衣服,新旧不限,以小孩子的衣服为主,大人的衣服也接收。
报名人员:需要衣服的家庭,捐献衣服的家庭。
报名电话:96009—1
小贴士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