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说,作为院长,我从一开始就没觉得皮肤科有什么搞头,与骨科、心血管、神经内外科相比,皮肤科长期以来是‘一人一桌’,在医院基本上是可有可无。”河北固安县人民医院院长刘洪波在11月26日“中国县市医院发展论坛暨县级医院皮肤科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上直言皮肤科在县医院的尴尬地位,而且,在本次会议上,该院的皮肤学科建设探索是要来做经验分享的,其所流露出来的态度也得到其他院长的认同。
那在县级医院,皮肤科到底还值不值得干?北大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张建中则在会议上大声疾呼“皮肤科也是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体现,完全值得好好干。”不仅张建中信心十足,来自河南、内蒙等地的皮肤学科带头人、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在本次研讨会上一致对发展好县级医院皮肤学科充满信心。
本次会议由《中国县域卫生》杂志和蜜肤医疗联合主办,蜜肤医疗为国内首家皮肤医生集团——秀中皮肤医生集团运行平台。会议主题为“皮肤科室共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来自全国10各省市的近百名县级医院院长和皮肤科主任参会,也得到了了来自产业界和移动医疗平台的高度关注,本次研讨会上还诞生了首个“中国县级医院皮肤科建设发展联盟”,汇聚产学研各界力量参与县级医院皮肤科建设,为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群策群力。
尴尬多年的“一人一桌”
“我们医院从建院初就有皮肤科,一个人一张桌子,甚至只有半张桌子,一天的门诊量一度个位数,大多数时候除了开点外用药,基本上看不了什么病,这么多年过去了,现状基本没有改变。”多位院长在论坛上直言“尴尬的普遍现状”。
目前,我国基层皮肤科发展严重不足,缺医、少药和无治疗等现象屡屡出现,皮肤科医护人员对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的能力与水平不高,加之基层患者就医模式陈旧,采取“看病拿药回家”的方式就诊,甚至有些基层医院管理者观念传统,认为“皮肤科是小科”而重视程度不足。此外,皮肤科单处方金额低、运营创收能力弱和资源受限等因素也限制了基层医院皮肤科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愿意建设皮肤科的基层医院领导者也因各种因素导致建立起的皮肤科处于“半死不活”状态,设备投入不足、一间房科室、医务人员技术欠缺等因素使皮肤科的发展停滞不前。因此,基层皮肤病患者仍需要到大医院就诊,造成三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
张建中也坦承,目前我国皮肤科医生资源的配置和患者就诊渠道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大医院皮肤科的医生一天要看100多名病人,而县级医院皮肤科医生一天的门诊量只有十几个。据不完整统计,中国有22000多名皮肤科医生,95%集中在三级医院,而县医院尤其是乡镇级别医院的皮肤科医生还不到总体的5%,甚至有很多县级医院没有皮肤科。
张建中还特别提到,有一年回家乡与县长一起交流,曾经他出于对家乡医疗的关注,想能帮助家乡的县级医院提高皮肤学科的诊疗能力,“至少可以为他们直接开通来北大人民医院学习进修的绿色通道,县长当时也当场拍板表示支持,谁知道回到北京后很久都没有消息,后来主动电话一问才知道,家乡的县级医院根本就没有皮肤科,也根本无法派出医生来”,尴尬至极。直到今天说起这件事,张建中依然感到无奈。
县级医院的皮肤科为何发展如此缓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曹连元表示,问题的根源在于县级综合医院对皮肤科重视程度偏低。县级医院的设立皮肤科上存在“三缺现象”,即缺人才、缺钱、缺设施,这是县级医院皮肤科发展普遍存在的困难。
一些皮肤科医生则认为,皮肤科发展的不好,是“因为挣不了大钱,院长不重视”,为此,刘洪波坦言,院长需要关注和建设的学科有很多,皮肤科一开始确实很难入法眼,但并不会因为医生的抱怨就会去关注它。“我需要皮肤科医生主动作为的实际行动。”刘洪波的观点得到了现场县医院院长的认同。
实际上,在国家推动的县级医院学科建设体系中,皮肤科是赫然在册的,今年5月份由国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印发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意见的通知》和《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与推荐标准》等多项政策中,明确县级医院需要具备的15个一级学科建设中,皮肤科位列第8,“这也正说明了国家对皮肤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低,传统中医学就排在了15个学科的最后一位。”而在皮肤科能力建设方面,就明确了5大能力,即“常见皮肤病的规范化诊疗;与皮肤病有关的结缔组织病的规范化诊疗;性传播疾病、浅部真菌病等感染性皮肤病的规范化诊疗;常见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诊断;皮肤病的微波、冷冻和激光治疗。”
“现在95%甚至更高比例的县级医院很难达到这个能力,学科建设发展前路漫漫,我们皮肤学人任重道远。”作为中国皮肤学科的主要领头人,张建中坦言压力大,必须要用于承担责任和使命。
学科联盟平台探索的机会
在本次研讨会期间,大连市皮肤病医院银屑病专科主任吕成志的分享让很多院长和皮肤科医生们很羡慕,这家医院目前是中国皮肤方面学科水平和收入水平都非常高的专科医院,而经过与秀中皮肤医生集团探索科室托管模式合作的固安县人民医院皮肤科一年多来的变化,也让前来学习的县级医院院长感到很震撼,决心回去也要好好规划一下皮肤科的建设。
皮肤科到底该怎么干?蜜肤医疗ceo罗勇,一直在尝试着构建一个能汇聚各方力量发展县级医院皮肤学科的共建平台。在他的团队和中国县域卫生杂志的共同推动下,在本次研讨会上正式发起成立“中国县级医院皮肤学科发展联盟”,在联盟成立仪式上,罗勇坦言,“县级医院的发展是中心,而县医院的发展也离不开专家的支持,同时政府为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如何帮助县级医院皮肤科得到更好地发展,是接下来联盟要深度思考并要有具体执行路径。”
皮肤学科联盟的成立也得到了张建中的鼓励和祝福。在张建中看来,中国县域卫生和蜜肤医疗发起的县级医院皮肤科发展联盟的成立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三级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和基层皮肤科医生的联系将为县级医院的皮肤科发展注入新活力。他还承诺,将积极推进三级医院的资深皮肤科医生组织起来到县级医院进行帮扶,一方面能够提高县医院皮肤科的医疗业务水平、帮助基层医院的皮肤科更好、更快的走向正规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从皮肤科发展的角度培训更多优秀的皮肤科人才,这也是在支持国家医改,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曹连元认为,对于县级医院皮肤科的发展,首先要看它在临床专科里的定位。从国家为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而设置的15个临床专科排序来看,皮肤科排在第八位,也是中等地位,说明了国家对皮肤科的足够重视。在此之前,医务工作者都知道“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藓”这句话,说明在过去就有了皮肤科。此外,作为临床医生,既然选择了皮肤科,首先就应该竖起自身专业的思想,并对该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加之国家高度重视皮肤科发展,该科室医生更要树立专业自信,期待皮肤科得到更快、更全面地发展。
罗勇则就联盟成立表达了对提升县级医院皮肤科能力建设路径的思考,县级医院皮肤科的帮扶理念、帮扶模式、基本帮扶原则、基本帮扶路径和帮扶目标等六个方面做了具体介绍。他表示,蜜肤医疗的最终目标是,在县级医院中建立起一个皮肤科团队,让这个团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医疗技术,使科室专业水平更加完善,以满足广大皮肤病患者的需求。
“但县级医院皮肤科发展联盟毕竟还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如何借此紧密汇聚优秀的皮肤科资源,紧紧结合县级医院皮肤科的发展现状,将县市级医院发展的思考和困惑考虑进去,是联盟参与者与管理者必须要认真思考的,但我依然相信,在各界的努力之下,县级医院皮肤科管理者应该主动作为,寻求各种提升方式方法,真正在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上发挥其学科应有的作用。”曹连元说。
张建中也明确指出,联盟成立以后,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能否做的更远又是一件值得大家思考的事情。不是简单的喊几句口号,更不能把学科共建当做生意来做,必须要坚持能看病、看好病的主航道上,通过各种资源和平台提升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我期待也相信,如果有一天我们国家70%以上的县医院都有他们自己的皮肤科,皮肤病患者无需去大医院就诊,那么此次县医院皮肤科发展联盟的使命就功德无量了。”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保护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