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秋季虽然不太明显,但这个季节也会因为气候变化而导致一些皮肤病增多。皮肤科专家表示,秋冬天凉气温下降、空气湿度低,干燥的空气导致皮肤干燥,皮肤屏障因此受损,也发生变化,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瘙痒症、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的发作。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谷梅主任医师对新快报记者指出,秋冬最常见的是瘙痒症,主要表现就是痒。她指出,皮肤瘙痒症原因就是空气干燥引发的皮肤干燥。
有的人认为用热水烫就能止痒,实际上是越烫越糟。除此之外,频繁洗澡也会加重皮肤干燥程度。“瘙痒症可以没有任何皮损,只是这儿痒、那儿痒,抓挠后可能会产生皮肤损伤、抓痕、皮下出血等。”她说,瘙痒症让人痒得极度难受,有的病人挠了一身血来就诊,还说瘙他宁愿抓烂也比痒得浑身难受强。
一、要洗少点、洗快点。皮脂膜有和滋润皮肤的作用,洗澡太勤、太久,皮脂膜受损导致皮肤干燥。
二、洗完澡后要润肤,且要在洗完皮肤仍湿润时润肤,干燥严重的可到医院开医用的维E、尿素、尿囊素润肤剂,防止皮肤水分丢失。
三、出现皮肤瘙痒润肤也解决不了问题时,应就医,使用一些外用和口服抗过敏药物,短期症状后,靠润肤维持效果,用药能让症状减轻、皮肤更快修复、缩短病程。
秋冬季空气湿度下降,皮肤干燥,湿疹尤其是儿童常见的特应性皮炎会加重。特应性皮炎与遗传的过敏体质有关,日常防护就要做好保湿。而秋冬天气干燥,保湿若不足够,原本不怎么发作的特应性皮炎可能又发作了,多表现为部分红斑或痱子一样的丘疹。因此,在天气开始干燥时,就要比之前更注意保湿润肤。
“丘疹性荨麻疹与荨麻疹不同,它是明确与虫咬有关。”谷梅表示,换季时通常要换衣被,里面藏有螨虫、跳蚤等,叮咬皮肤可出现丘疹性荨麻疹;出外游玩可能因草丛、树林中的虫叮咬而有丘疹性荨麻疹;家里宠物身上的螨虫等也可能引发接触者发病。“有的病人不相信是虫咬导致的小红疙瘩,走了几家医院才相信。”她告诉记者,这些小虫,通常看不到,但是医生从表现上可看到典型症状,一般不难分辨。她指出,丘疹性荨麻疹通常很痒,表现为一粒粒花生米、黄豆样的红色小疙瘩,小疙瘩不融合,小疙瘩中间可看到叮咬点。
除了丘疹性荨麻疹增多,荨麻疹患者也可能在秋冬季增多。谷梅表示,荨麻疹的病因不清,可能与、饮食、自身慢性病等有关。她指出,荨麻疹有很强的特点,就是一天内可自行消退,但不久可能在别处又长,一天又消。有的人发生了急性荨麻疹,却只在有症状时吃一点药,症状一消就停药,停药两天可能又会发作,结果病情反反复复,导致急性拖成了慢性(超过6周时间),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三、治疗。在荨麻疹还没有发生皮损时就吃药治疗,急性荨麻疹一般服药一个月左右,就不会再发作;若药物吃吃停停拖成慢性荨麻疹,一旦发作,就要尽早服药并维持一段时间,两三个月后疗效稳定、不发生皮损才慢慢减少药量直至停药,要有长期吃药治疗的打算。
银屑病也在秋冬季加重。“以前北方的银屑病人比较多,现在南方的也不少见,现在广州也有很多银屑病人。”谷梅表示,银屑病秋冬加重,这与气候干燥有一定关系,因为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皮损。它还与秋冬季容易感冒也有关。“感冒与银屑病发作有明确关系。”她称,银屑病的皮损是慢性发展的过程,若皮损增多、程度加重,应该及时就医。
一、注意饮食。尽量不沾烟酒,不必刻意忌口,牛、羊肉或海鲜不是必戒的,可根据个人既往经历决定吃不吃,若以前吃了这些食物病情加重的就别吃。
四、外用药同时也要少洗澡、多润肤。减少洗澡,洗完后润肤,若外用药膏,可先润肤后再抹药膏,润肤要天天做。
从事皮肤性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对临床工作中常见及性皮肤病有独特的见解。
擅长: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银屑病、白癜风、痤疮、尖锐湿疣、性病相关的妇科炎症等疾病的治疗。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