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家庭急救 > 正文

论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

类别:家庭急救 日期:2017-8-19 12:47:15 人气: 来源: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开展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策略: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2里。对照组不采用院前急救,干预组增加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首次救治时间明

  显降低,存活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其ADL分级I级、Ⅱ级和Ⅲ级的比率明显提高,而Ⅳ级和V级的比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作用(P

  颅脑损伤是由作用于头颅而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果严重,应特别。急性颅脑损伤具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患者率较高的特点,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或观察护理不当,均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为有效抢救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我院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4例,其中男61例,女43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43.67±10.23)岁。其中车祸伤46例,伤32例,高处坠伤26例。将104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

  O.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不采用院前急救,直接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干预组则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具体策略如下:①快速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当医护人员到达抢救现场后,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尽量使其恢复正常呼吸,为患者建立有效的循环,以解除急性脑受压[2]。②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通畅。取患者平卧位,使其气道,迅速清除口鼻腔内的物及分泌物,将头偏向一侧。对于深度昏迷患者,要将下颌抬起或将通气管放入口咽,以避开舌根后坠而阻碍呼吸。对于呼吸困难或缺氧的患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对于呼吸不规则或停止的患者,要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并采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其呼吸。③伤口的妥善处理。对创伤口的有效包扎可以减轻伤口的出血,防止患者休克的发生,并能减少组织的污染[3]。若为性伤口,其局部需用无菌敷料包扎;若有脑组织渗者,则需先用无菌碗覆盖,再用绷带进行包扎,来减少脑组织的。④转送期间的护理。患者经院前急救处理后,要及时转送到医院,并与医院联系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转送途中,要始终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

  推荐:

  

关键词:院前急救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