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家庭急救 > 正文

市精卫中心最美家庭揭晓 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类别:家庭急救 日期:2017-8-21 13:16:22 人气: 来源:

  他们或许有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韧性;他们没有洪荒之力,唯有以爱为支撑。在“最美家庭”里,他们将“夫妻互助”“敬老扶幼”“绿色俭朴”“踏实工作”融入到生活细节之中;把,邻里和睦,热心公益落实到日常行动,展示了好家风家训的榜样作用。

  为了支持81岁的婆婆对网络的兴趣爱好,给老人家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在做完家务后,手把手教婆婆如何使用,并用微信与亲朋好友聊天,生活中多了一种新的乐趣,婆婆孩童般的笑容也成为一家人的快乐所在。

  “夫妻间相处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会从爱情为亲情”,说这句话已成为她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由于工作调整,在去年11月份接受了挂号室全面的管理工作,给她本已繁忙的日常增加了新的挑战与压力,为了做出表率,她身体力行、心投入其中,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中午加班成为她的工作常态。的老公从起初的不支持到现在的理解和给予鼓励,成为她最大的安慰与动力。

  转眼,的儿子已经18岁,正心备战高考,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父母也一改往日对儿子的严厉,代替的则是宽容的教育模式。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有的只是简单与平凡,但细微之处见,点滴之间显真情,美好家庭到底是什么模样,每个中自有其定义。家人相携相伴,迈坎坷、跨荆棘,带着温暖,心存感激,向着美好一步步前行。这就是我对最美家庭的诠释。”说。

  2000年,袁小勤和丈夫结婚时,两人工资加起来不足七百元,生活清贫。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相互鼓励,共同憧憬美好未来。2004年,袁小勤因工作认真负责,被单位任命为长,她和丈夫一直学习,分别通过了主管护师资格和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

  2011年,袁小勤的丈夫通过遴选到大渡口工作,只有周末才回县城。全家里外的大小事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每天送女儿上学,晚饭后再女儿作业。在丈夫的帮助下,她参加公招考试到了市精卫中心工作。回家距离很远,凌晨1点半上下中夜班时很不方便,袁小勤的丈夫总是准时接送,并在大渡口发展事业的机会,调市计生协工作。

  2017年,袁小勤的小女儿降生。坐月子期间,丈夫忙里忙外,亲手做饭煲汤,半夜起床给小孩换尿片。大女儿也通过努力学习,小升初考上了市重点中学。

  由于双方父母都年过六旬,且年老多病,袁小勤总能做到在物质、上敬老人、行孝道,每个周末有空就回县城陪伴老人,帮助做家务,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上行下效。平时对左邻右舍热情有加、助人为乐,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与邻里关系相处融洽。

  2016年,丈母娘的腰扭伤了,需要静养几个月。李三川和妻子分工,早上,妻子给老人梳头,晚上他帮老人洗脚、按摩。为了不让老人寂寞,他除了经常陪老人聊些开心的事情,还让孩子唱歌给老人听。因为这件事,李三川和老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了。老人每见到一个亲戚都夸他。

  李三川说:“为人子女,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老人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做子女的也要尽心尽力地关心、爱护老人。做为子女的我,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作为孩子爸爸的我,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就是我的全部。”

  “谢谢爸爸。”一次,李三川买好一箱酸奶到家,女儿睁大眼睛看了看,笑着跑过来帮忙提,面对夸女儿给了一句这样的答复,让他由衷地开心,因为在平常生活中,他和妻子身体力行,用“谢谢、对不起、我爱你”等礼貌用语对话,女儿也在父母的影响下受到教育。

  有人问,家是什么?李三川认为家是一份责任,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是温暖的港湾。因为有了温馨的家,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都幸福。他说:“我们的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善良勤劳的双方父母,还有活泼可爱的女儿、未满月的儿子。在家里我始终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积级向上的氛围。也百善孝为先原则来要求自己,并由此来教育我的孩子。”(蒋永劲)

  他们或许有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韧性;他们没有洪荒之力,唯有以爱为支撑。在“最美家庭”里,他们将“夫妻互助”“敬老扶幼”“绿色俭朴”“踏实工作”融入到生活细节之中;把,邻里和睦,热心公益落实到日常行动,展示了好家风家训的榜样作用。

  为了支持81岁的婆婆对网络的兴趣爱好,给老人家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在做完家务后,手把手教婆婆如何使用,并用微信与亲朋好友聊天,生活中多了一种新的乐趣,婆婆孩童般的笑容也成为一家人的快乐所在。

  “夫妻间相处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会从爱情为亲情”,说这句话已成为她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由于工作调整,在去年11月份接受了挂号室全面的管理工作,给她本已繁忙的日常增加了新的挑战与压力,为了做出表率,她身体力行、心投入其中,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中午加班成为她的工作常态。的老公从起初的不支持到现在的理解和给予鼓励,成为她最大的安慰与动力。

  转眼,的儿子已经18岁,正心备战高考,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父母也一改往日对儿子的严厉,代替的则是宽容的教育模式。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有的只是简单与平凡,但细微之处见,点滴之间显真情,美好家庭到底是什么模样,每个中自有其定义。家人相携相伴,迈坎坷、跨荆棘,带着温暖,心存感激,向着美好一步步前行。这就是我对最美家庭的诠释。”说。

  2000年,袁小勤和丈夫结婚时,两人工资加起来不足七百元,生活清贫。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相互鼓励,共同憧憬美好未来。2004年,袁小勤因工作认真负责,被单位任命为长,她和丈夫一直学习,分别通过了主管护师资格和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

  2011年,袁小勤的丈夫通过遴选到大渡口工作,只有周末才回县城。全家里外的大小事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每天送女儿上学,晚饭后再女儿作业。在丈夫的帮助下,她参加公招考试到了市精卫中心工作。回家距离很远,凌晨1点半上下中夜班时很不方便,袁小勤的丈夫总是准时接送,并在大渡口发展事业的机会,调市计生协工作。

  2017年,袁小勤的小女儿降生。坐月子期间,丈夫忙里忙外,亲手做饭煲汤,半夜起床给小孩换尿片。大女儿也通过努力学习,小升初考上了市重点中学。

  由于双方父母都年过六旬,且年老多病,袁小勤总能做到在物质、上敬老人、行孝道,每个周末有空就回县城陪伴老人,帮助做家务,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上行下效。平时对左邻右舍热情有加、助人为乐,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与邻里关系相处融洽。

  2016年,丈母娘的腰扭伤了,需要静养几个月。李三川和妻子分工,早上,妻子给老人梳头,晚上他帮老人洗脚、按摩。为了不让老人寂寞,他除了经常陪老人聊些开心的事情,还让孩子唱歌给老人听。因为这件事,李三川和老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了。老人每见到一个亲戚都夸他。

  李三川说:“为人子女,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老人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做子女的也要尽心尽力地关心、爱护老人。做为子女的我,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作为孩子爸爸的我,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就是我的全部。”

  “谢谢爸爸。”一次,李三川买好一箱酸奶到家,女儿睁大眼睛看了看,笑着跑过来帮忙提,面对夸女儿给了一句这样的答复,让他由衷地开心,因为在平常生活中,他和妻子身体力行,用“谢谢、对不起、我爱你”等礼貌用语对话,女儿也在父母的影响下受到教育。

  有人问,家是什么?李三川认为家是一份责任,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是温暖的港湾。因为有了温馨的家,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都幸福。他说:“我们的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善良勤劳的双方父母,还有活泼可爱的女儿、未满月的儿子。在家里我始终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积级向上的氛围。也百善孝为先原则来要求自己,并由此来教育我的孩子。”(蒋永劲)

  推荐:

  

关键词:健康家庭事迹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新疆幼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